混凝土模块建筑预制双梁与预制双墙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32057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23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模块建筑预制双梁与预制双墙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相邻模块单元两个并列排置的预制梁、预制隔墙和叠合板,每个模块单元的预制梁与叠合板的预制部分一体预制成型,且预制梁和预制隔墙通过半柔性连接结构相连,两个预制梁和预制隔墙之间具有接缝,并在两预制梁的接缝中设有用于封堵接缝的防水胶条,叠合板的现浇层和梁板节点区在现场一次浇筑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预制梁与叠合板的预制部分一体预制成型,且叠合板的现浇层和梁板节点区共同现浇混凝土,使相邻的两根预制梁合并为一根梁,使得两相邻模单元具有良好的连接性能,可确保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同时预制梁和预制隔墙通过半柔性连接结构相连,连接性能好且提高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块化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模块建筑预制双梁与预制双墙的连接结构,还涉及该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普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正逐步朝向模块化发展。传统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先在工厂预制完成主体构件,再在现场进行大量的安装和连接工作,而模块化混凝土建筑则是先将完整的建筑模块单元在工厂预制完成,甚至建筑模块单元的装修都可在工厂制作完善,再运输到现场进行少量的拼装工作。相比于传统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模块化混凝土建筑具有简化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等优势,能够大幅度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模块单元之间的连接性能对整个结构的受力性能影响重大,若是连接性能不好,可能导致模块单元间的脱离,从而影响模块建筑在正常使用阶段的功能;同时,模块化建筑要求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使得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模块单元的刚度不至于过大而导致结构刚度突变以致对抗震不利。

3、对于相邻模块单元双梁和双墙的连接结构,申请号为cn202411741021.9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相邻混凝土模块的连接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模块建筑预制双梁与预制双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邻模块单元的两个并列排置的预制梁、预制隔墙和叠合板,每个模块单元的预制梁与叠合板的预制部分一体预制成型,所述预制梁和预制隔墙通过半柔性连接结构相连,两个预制梁和预制隔墙之间具有接缝,并在两预制梁的接缝中设有用于封堵接缝的防水胶条,所述叠合板的现浇层和梁板节点区在现场一次浇筑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模块建筑预制双梁与预制双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梁顶面具有现浇区,所述接缝的上端开口位于两拼合预制梁的现浇区底面上,所述预制梁的现浇区与所述叠合板的现浇层、梁板节点区在现场一次浇筑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模块建筑预制双梁与预制双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邻模块单元的两个并列排置的预制梁、预制隔墙和叠合板,每个模块单元的预制梁与叠合板的预制部分一体预制成型,所述预制梁和预制隔墙通过半柔性连接结构相连,两个预制梁和预制隔墙之间具有接缝,并在两预制梁的接缝中设有用于封堵接缝的防水胶条,所述叠合板的现浇层和梁板节点区在现场一次浇筑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模块建筑预制双梁与预制双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梁顶面具有现浇区,所述接缝的上端开口位于两拼合预制梁的现浇区底面上,所述预制梁的现浇区与所述叠合板的现浇层、梁板节点区在现场一次浇筑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模块建筑预制双梁与预制双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模块单元的预制梁和预制隔墙之间设有柔性层,且所述预制隔墙中的竖向钢筋向上伸出并穿过柔性层锚固在所述预制梁中形成预制梁和预制隔墙之间的半柔性连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模块建筑预制双梁与预制双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模块单元的预制隔墙与其两侧的预制剪力墙之间通过半柔性连接结构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模块建筑预制双梁与预制双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隔墙与预制剪力墙之间的半柔性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预制隔墙内端部的结构拉缝、位于结构拉缝两侧的纵向定位筋和横向拉结筋,所述横向拉结筋穿过结构拉缝且其两端分别伸入预制隔墙与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其功徐采薇屈洋广周金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