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气室塞杆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30491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喷雾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气室塞杆密封装置,用于防止气室塞杆上拉时将药液带出气室压盖外,包括设置于所述气室压盖内的L形密封圈,所述L形密封圈的竖直部的内壁上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道的环形凸缘,该环形凸缘与所述气室塞杆贴合。当气室塞杆上拉时,附着在气室塞杆表面的药液碰到L形密封圈的环形凸缘,将被其档回。这种结构使得附着在气室塞杆表面的药液将不会随气室塞杆一起被带到气室压盖外,不会造成药液的泄漏,从而减少了药液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药液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农业生产环境,避免了药液流到操作人员身上,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喷雾器
,尤其涉及一种背负手动喷雾器 气室塞杆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护农作物安全、健康、高产地生长,病、 虫、草害的防治是必不可少的,为了防治病、虫、草害,需要向农作 物喷洒各种农药。无论是生物农药、有机农药、安全农药还是化学农 药,喷洒这些农药必不可少的要采用农药喷洒设备,常用的农药喷洒 设备有机动喷雾机、背负式手动喷雾器等,在我国广大农村应用最多的为背负式手动喷雾器,社会持有量达到4000多万台。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的结构中,气室压盖通过导向套和导向套密 封圈与药箱气室开口连接固定,气室塞杆与气室压盖套接,气室塞杆 穿过气室压盖做上下往复运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在使用过程中,由 于药液与气室塞杆之间存在亲和力,药液容易附着在气室塞杆上,在 气室塞杆上拉过程中,附着在气室塞杆上的药液将随气室塞杆一起穿 过气室压盖到达药箱外,从而造成药液的泄露,泄露的药液将顺着背 负式手动喷雾器的机体流到操作人员身上或流到周围的环境里。药液 的泄露会造成农药的浪费,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泄露出的药液还会 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由于一般的农药都具有一定的毒性,泄露的 农药流到操作人员身上,可能导致操作人员农药中毒,将严重危害操 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了防止药液泄露,这就需要对气室压盖与气室塞杆之间进行密 封,但是如果对气室塞杆过度密封将会造成气室塞杆的运动阻力过大, 影响气室塞杆的正常工作,如果密封不够,将会造成药液严重泄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气室塞杆密封装 置,对气室塞杆与气室压盖之间进行密封,可以有效防止气室塞杆上 拉时药液被带出气室压盖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负式手动喷雾器 气室塞杆密封装置,用于防止气室塞杆上拉时将药液带出气室压盖外,包括设置于所述气室压盖内的L形密封圈,所述L形密封圏的竖直部 的内壁上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道的环形凸缘,该环形凸缘与所述气室 塞杆贴合。优选地,所述L形密封圏与所述气室压盖之间设置有防水圈,该 防水圈与所述气室塞杆套接。优选地,所述防水圈为羊毛毡圈。优选地,所述L形密封圈的水平部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通孔。优选地,所述环形凸缘的个数为两道。 优选地,所述环形凸缘的个数为三道。 优选地,所述L形密封圏为L形橡胶圈。本技术提供的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气室塞杆密封装置,包括L 形密封圈和防水圏,二者均设置在气室压盖内,L形密封圈的竖直部 的内壁设置有环形凸缘,该环形凸缘与气室塞杆贴合,防水圈设置在 L形密封圈与气室压盖之间。在操纵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时,气室塞杆 从气室压盖中穿过,做上下往复运动,当气室塞杆上拉时,附着在气 室塞杆表面的药液碰到L形密封圈的环形凸缘,将被其档回,而未净皮 挡回的微量药液,通过L形密封圈后将被防水圈吸收。L形密封圈与 防水圈配合形成两道密封层,这种结构使得附着在气室塞杆表面的药 液将不会随气室塞杆一起被带到气室压盖外,不会造成药液的泄露, 从而减少了药液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药液对环境的污染, 保护了农业生产环境,避免了药液流到操作人员身上,保证了操作人 员的人身安全。同时,由于L形密封圈与气室塞杆贴合的部分是环形凸缘,环形凸缘与气室塞杆的接触面积较小,这种结构使得L形密封圈与气室塞 杆之间的摩擦力非常小,气室塞杆在运动的过程中,运动阻力小,不暨/f 2 t ri> <^ Jti丄厶 "T "t" y/"形,J飞主丞々t w、j ol帀丄tf 。优选方案中,在L形密封圈的水平部位上设置有沿垂直方向延伸 的通孔,该通孔与药箱连通,这种结构使得防水圈内吸收的药液能够 顺着通孔渗回药箱内,这样避免药液的浪费,增加了药液的回收利用, 降低了农业生产身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气室塞杆密封装置的 结构示意图2为图1中L形密封圏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气室塞杆密封装置安装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3中气室塞杆l、气室压盖2、导向套3、导向套密封圏4、 L形密封 圈5、通孔51、环形凸缘52、防水圈6。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气室塞杆密封 装置,及一种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能够有效地解决背负式手动喷雾器 在气室塞杆上下运动时,附着在气室塞杆表面的药液被带出气室压盖 外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内容进行描述,以下的描述仅是示 范性和解释性的,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请参看图1、图2、图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背负式手动喷 雾器气室塞杆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L形密封圏的结 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气室塞杆密封 装置安装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上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气室塞 杆密封装置包括L形密封圈5和防水圏6。其中,L形密封圏5的结 构如图2所示,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L形密封圏5可以为具有 环形结构的L形橡胶圏,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为定位边,用 于将L形密封圏5卡位于药箱气室开口的上沿,水平部上开有沿竖直 方向延伸的通孔51,通孔51与药箱连通,L形密封圈5的竖直部的 内壁上设有数量不少于一道的环形凸缘52,优选地,环形凸缘52的 数量为三道;防水圏6为具有环形结构的羊毛毡圏。L形密封圈5和防水圈6均设置在气室压盖2内,L形密封圏5 的水平部卡位于药箱气室开口的上沿,其垂直边部的内壁上的环形凸 缘52与气室塞杆1紧密贴合,L形密封圏5的水平部上的通孔51与 药箱连通,防水圈6设置在L形密封圏5的水平边的上面,位于L形 密封圈5与气室压盖之间。套接有气室塞杆1的气室压盖2与药箱气 室开口扣合,且通过导向套3和导向套密封圈4与气室出口连接固定。以下介绍本技术提供的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气室塞杆密封装置 的优点。本技术提供的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气室塞杆密封装置,包括L 形密封圈5和防水圈6, 二者均设置在气室压盖2内,L形密封圏5 的竖直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凸缘52,环形凸缘52与气室塞杆1紧 密贴合,L形密封圈5的水平部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通孔51,通 孔51与药箱连通,防水圈6设置在L形密封圏5与气室压盖2之间。 在操纵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时,气室塞杆1从气室压盖2中穿过,做上 下往复运动,气室塞杆l在上拉时,附着在气室塞杆1表面的药液碰 到L形密封圏5的环形凸缘51,被其挡回,而未被挡回的微量药液, 通过L形密封圈5后将被防水圈6吸收,被防水圈6吸收的药液将通 过通孔51渗回药箱内。L形密封圏5与防水圏6配合形成两道密封层,这种结构使得附 着在气室塞杆1表面的药液将不会随气室塞杆1一起被带到气室压盖 2夕卜,不会造成药液的泄露,从而减少了药液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药液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农业生产环境,避免了药液流 到操作人员身上,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由于L形密封圈5与气室塞杆2贴合的部分是环形凸缘5 2, 环形凸缘52与气室塞杆1的接触面积较小,这种结构使得L形密封 圈5与气室塞杆1之间的摩擦力非常小,气室塞杆1在运动的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气室塞杆密封装置,用于防止气室塞杆上拉时将药液带出气室压盖外,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气室压盖内的L形密封圈,所述L形密封圈的竖直部的内壁上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道的环形凸缘,该环形凸缘与所述气室塞杆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信溢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