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控制器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29129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16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控制器的连接装置,涉及机电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控制器本体,控制器本体包括上盖板、主控板、驱动板、电容组件、功率元件、安装壳体,安装壳体两侧分别设有交流输出接头和直流输入接头,功率元件外周分布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基板,基板于相邻功率元件间设有隔板,基板和隔板间分布有散热管路,散热管路内设有导热流体,散热管路内设有驱动机构,交流输出接头和直流输入接头上均设有辅助导热组件。驱动机构驱动导热流体沿散热管路流动,促使散热组件内温度均匀下降,整个装置发热均匀,避免出现发热异常点,促使交流输出接头和直流输入接头与安装壳体间温度维持相近,避免温差过大。维持装置平稳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控制设备。


技术介绍

1、集成控制器是一种将多个控制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微控制器单元,用于管理嵌入式系统内的特定任务。集成控制器在新能源客车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作为车辆核心控制单元的能力,集成了多种控制功能,如转向助力系统、电机控制、电池管理等,以提高车辆的性能和效率。通过控制芯片为核心,集成了硬件电路和矢量控制策略,实现了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精确控制,从而提供了良好的助力性能和动态响应。此外,集成控制器为新能源车辆设计,其高集成度和高功率密度设计,使得控制器体积更小、效率更高,同时保证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2、现有的集成控制器集成度高,运行电流大,在运作时产热大散热需求高,因此常设置散热模块,现有的集成控制器与连接线缆间常常采用预制的布线连接机构,实现快速连接,然而现有的集成控制器散热模块仅聚焦于控制芯片处散热,容易引起集成控制器整体温差较大,整体散热效果较差,尤其是集成控制器与连接线缆温差过大,引起连接处凝露,导致电气绝缘性能下降,引发设备绝缘“闪络”和对零部件腐蚀,大大降低了集成控制器的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控制器的连接装置,包括控制器本体,所述控制器本体包括上盖板(11)、主控板(12)、驱动板(13)、电容组件(14)、功率元件、安装壳体(15),所述安装壳体(15)两侧分别设有交流输出接头(16)和直流输入接头(17),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元件呈若干互相独立的模块化设置并均布于所述安装壳体(15)底仓,所述功率元件外周分布有散热组件,所述安装壳体(15)为金属材质,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功率元件底端的基板(18),所述基板(18)与所述安装壳体(15)连接,所述基板(18)于相邻所述功率元件间设有隔板(19),所述基板(18)和所述隔板(19)间分布有散热管路(20),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控制器的连接装置,包括控制器本体,所述控制器本体包括上盖板(11)、主控板(12)、驱动板(13)、电容组件(14)、功率元件、安装壳体(15),所述安装壳体(15)两侧分别设有交流输出接头(16)和直流输入接头(17),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元件呈若干互相独立的模块化设置并均布于所述安装壳体(15)底仓,所述功率元件外周分布有散热组件,所述安装壳体(15)为金属材质,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功率元件底端的基板(18),所述基板(18)与所述安装壳体(15)连接,所述基板(18)于相邻所述功率元件间设有隔板(19),所述基板(18)和所述隔板(19)间分布有散热管路(20),所述散热管路(20)内设有导热流体,所述散热管路(20)内设有驱动所述导热流体沿散热管路(20)流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交流输出接头(16)和所述直流输入接头(17)上均设有辅助导热组件,所述辅助导热组件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控制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壳体(15)上的微型磁力泵(21),所述微型磁力泵(21)与所述散热管路(20)连通,所述安装壳体(15)上还设有驱动所述微型磁力泵(21)运作的驱动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控制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壳体(15)内的半导体发电片(22),所述半导体发电片(22)设有若干块,所述半导体发电片(22)贴合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厚牛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立拓科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