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热脱附设备的土壤修复虚拟建造系统,该系统通过模拟和优化热脱附修复工艺,提高土壤修复效率和效果。
技术介绍
1、传统的土壤修复方法存在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和修复效果不可控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新的土壤修复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通过污染场地调查和地质水文勘察获取数据信息,选取影响重金属淋洗修复的关键参数,建立污染土壤信息数据库,耦合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与bim建模技术,构建全新的三维可视模型,实现了快速查询、校对、复核污染土壤基坑拐点坐标,污染边界,基坑高程,精准土方测量等功能,实现污染土壤的精细开挖和流转管理,为精准修复奠定基础。
3、虚拟建造系统的应用能使设计的科学性和施工的规范性得到很大提高,通过模拟热脱附修复过程,优化修复方案,降低修复成本,并提高修复效率和效果,从而提升整体管理效能和项目执行效果。
4、现有的土壤修复技术存在以下缺点,这些缺点限制了其在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性和效率:
5、效率低下:传统的土壤修复技术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热脱附设备的土壤修复虚拟建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虚拟建造场景搭建模块、物联网设备数据采集模块、土壤修复云工程模块、安质管理模块以及土方调运模块;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脱附设备的土壤修复虚拟建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建造场景搭建模块通过集成BIM技术和GIS数据,构建三维可视化的土壤修复工程模型,以提高虚拟场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采用高性能可视化图形引擎,实现场景的实时渲染和交互,提供沉浸式体验;同时,通过不同时间的倾斜数据、三维场景数据对比,能清晰看到项目修复的进度,允许用户在虚拟场景中进行导航、查看不同施工阶段和分析修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脱附设备的土壤修复虚拟建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虚拟建造场景搭建模块、物联网设备数据采集模块、土壤修复云工程模块、安质管理模块以及土方调运模块;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脱附设备的土壤修复虚拟建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建造场景搭建模块通过集成bim技术和gis数据,构建三维可视化的土壤修复工程模型,以提高虚拟场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采用高性能可视化图形引擎,实现场景的实时渲染和交互,提供沉浸式体验;同时,通过不同时间的倾斜数据、三维场景数据对比,能清晰看到项目修复的进度,允许用户在虚拟场景中进行导航、查看不同施工阶段和分析修复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脱附设备的土壤修复虚拟建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设备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实时采集和处理现场设备数据,包括视频监控、环境监测、热脱附设备和车辆定位监控数据;一方面通过采集热脱附过程中的温度、压力、能耗数据,设定关键参数阈值实现远程预警提示,实现设备的远程智能化管理;同时分析热脱附设备数据,优化运行参数,提高污染治理效率;另一方面在关键位置安装温湿度、风速、噪音环境传感器,实时收集环境参数,监测施工现场的环境状况;将环境监测结果反馈至虚拟建造系统,分析环境数据,评估施工条件,预防环境风险,为施工调度提供决策支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脱附设备的土壤修复虚拟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芳,李登峰,李亮,张琛昊,徐金垒,王孟阳,田会静,王铮,赵建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