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1、与第五代(“5g”)移动无线通信系统相关联的“新的无线电”(nr)术语指的是在包括数个服务质量(qos)类别的无线电接入网络(“ran”)以及其节点中所使用的技术方面,包括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rllc”)、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和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该urllc qos类别与严格的延迟要求(例如,低延迟或低信号/消息延迟)和无线电性能的高可靠性相关联,而常规embb使用情况可以与高容量无线通信相关联,其可以许可与urllc进行比较的不那么严格的延迟要求(例如,比urllc更高的延迟)和不那么可靠的无线电性能。针对mmtc的性能要求可以是低于针对embb用例的。一些用例应用涉及移动设备或移动用户设备(诸如,智能电话,无线平板计算机,智能手表等)可以对给定的ran资源负载或需求施加变化。
2、针对5g nr部署,尤其是在其中由于传输来自ran的下行链路波束信号的功率和传输来自用户设备的对应上行链路波束信号的功率之间的差异而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信号覆盖之间错误教导的蜂窝部署中,期望覆盖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和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部分和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部分表示相同的前导码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波束具有可用下行链路波束的最强波束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道配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元组,所述至少一个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元组包括与可用下行链路波束的相应波束强度排名相关联的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和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部分和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部分表示相同的前导码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波束具有可用下行链路波束的最强波束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道配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元组,所述至少一个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元组包括与可用下行链路波束的相应波束强度排名相关联的前导码,其中所述第一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部分与所述相应波束强度排名的第一波束强度排名相关联,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部分与所述相应波束强度排名的第二波束强度排名相关联,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部分和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部分是不同的前导码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道配置包括指示扩展前导码的随机接入信道长序列前导码指示,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部分是所述扩展前导码的第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前前导码部分是所述扩展前导码的第二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部分与不是扩展前导码的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正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波束具有来自可用下行链路波束的最强波束强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部分和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部分分别经由所述第一随机第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和所述第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被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资源指示指示:至少一个第一时机索引、至少一个第一定时资源指示或至少一个第一频率资源指示,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资源指示指示:至少一个第二时机索引、至少一个第二定时资源指示或至少一个第二频率资源指示。
12.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第一prach资源指示和所述第二prach资源指示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其中所述第一prach前导码部分和所述第二prach前导码部分包括所述相同的前导码信息,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波束具有由所述用户设备在与所述无线电接入节点相对应的下行链路波束组中测量的最高信号强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prach配置还包括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