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医用无纺布包装的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2499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13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医用无纺布包装的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塑料薄膜由外到内包括聚酰亚胺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聚丙烯层;聚酰亚胺层包括以下原料:4,4‑二氨基二苯醚、均苯四甲酸二酐、聚酰亚胺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复合材料、改性硅藻土;本发明专利技术塑料薄膜中的聚酰亚胺层具备优异的耐蒸汽灭菌性能,且耐辐射性能好,其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聚丙烯层配合后,不仅具备优良的气体、微生物阻隔性能,且能够适配高温蒸汽灭菌、伽马射线辐照灭菌等方式,并长期保持较高的力学性能,减少其因外力造成破损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对医用无纺布包装的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医用无纺布用途广泛,例如可用于医疗手术服、伤口敷料等。医用无纺布一般采用塑料薄膜袋进行抽真空包装,维持袋内真空对保护无纺布至关重要,需要阻隔外界氧气、水汽等气体渗入,因此对医用无纺布包装的塑料薄膜需要具备较高的气体阻隔性能,且为了更好地保持医用无纺布的无菌状态,需要塑料薄膜能适配多种灭菌方式,例如高温蒸汽灭菌、伽马射线辐照灭菌等;塑料薄膜在经过这些灭菌方式灭菌后,需要仍然保持优良的薄膜强度,以减少后续因外力造成破损的风险。

2、因此,需要塑料薄膜的主体支撑层能在蒸汽灭菌下保持结构稳定,同时还需要塑料薄膜的主体支撑层具备一定的耐辐射性能,减少薄膜材料因分子链断裂导致的强度劣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医用无纺布包装的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塑料薄膜中的聚酰亚胺层具备优异的耐蒸汽灭菌性能,且耐辐射性能好,其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聚丙烯层配合后,不仅具备优良的气体、微生物阻隔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医用无纺布包装的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薄膜由外到内包括聚酰亚胺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聚丙烯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医用无纺布包装的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复合材料包括纳米二氧化钛/四针状氧化锌晶须以及包覆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外的聚酰亚胺包覆层,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复合材料包括四针状氧化锌晶须以及负载于所述四针状氧化锌晶须表面的纳米二氧化钛;所述聚酰亚胺包覆层为由4,4-二氨基二苯醚和均苯四甲酸二酐聚合得到聚酰胺酸并经过亚胺化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医用无纺布包装的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薄膜由外到内包括聚酰亚胺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聚丙烯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医用无纺布包装的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复合材料包括纳米二氧化钛/四针状氧化锌晶须以及包覆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外的聚酰亚胺包覆层,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复合材料包括四针状氧化锌晶须以及负载于所述四针状氧化锌晶须表面的纳米二氧化钛;所述聚酰亚胺包覆层为由4,4-二氨基二苯醚和均苯四甲酸二酐聚合得到聚酰胺酸并经过亚胺化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医用无纺布包装的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医用无纺布包装的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针状氧化锌晶水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重量份计算,将2~3.5份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置于100份去离子水中,再加入0.1~0.5份十四烷基二甲基氧化胺,搅拌分散后再超声处理,获得四针状氧化锌晶水分散液;所述四氯化钛水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冰水浴条件下,将0.2~0.5份四氯化钛加入到20~30份去离子水中配制四氯化钛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医用无纺布包装的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制备聚酰亚胺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复合材料时,4,4-二氨基二苯醚、均苯四甲酸二酐的摩尔比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京
申请(专利权)人:中塑新材料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