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金、冶炼,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全域中等能量密度输入制备ta16钛合金铸锭的方法。
技术介绍
1、ta16(ti-2al-2.5zr)是上世纪60年代研制的近α钛合金。由于应力腐蚀敏感性低、长周期耐蚀性优异、塑性好、易于管件加工等优点,常用于反应堆交换器蒸汽发生器管路系统,管材强度可达500mpa左右。
2、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真空自耗熔炼法(var法)生产核用ta16钛合金铸锭,一般进行三次熔炼,存在流程长、效率低等问题,且随着熔炼次数的增加,铸锭成分均匀性变差。var熔炼过程能量密度的大小是影响铸锭质量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因此,为满足核电领域用高均质ta16钛合金铸锭的要求,需要进一步优化var熔炼工艺,特别是熔炼过程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全域中等能量密度输入制备ta16钛合金铸锭的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全域中等能量密度输入制备ta1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域中等能量密度输入制备TA16钛合金铸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域中等能量密度输入制备TA16钛合金铸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海绵钛为粒度为1~20mm的0A级别小粒海绵钛;所述海绵锆为粒度为1~20mm的核级海绵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域中等能量密度输入制备TA16钛合金铸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混料时长≥30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域中等能量密度输入制备TA16钛合金铸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自耗电极与坩埚壁间隙为30~50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域中等能量密度输入制备ta16钛合金铸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域中等能量密度输入制备ta16钛合金铸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海绵钛为粒度为1~20mm的0a级别小粒海绵钛;所述海绵锆为粒度为1~20mm的核级海绵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域中等能量密度输入制备ta16钛合金铸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混料时长≥30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域中等能量密度输入制备ta16钛合金铸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自耗电极与坩埚壁间隙为30~50mm;焊接完成后破空检查焊缝,焊缝合格后重新抽真空≤1pa,捡漏漏率≤0.8pa/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域中等能量密度输入制备ta16钛合金铸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一次起弧阶段的控制时间≤25min,一次起弧阶段的熔炼电流为10ka~16ka,电流线性增加至熔炼电流,熔池边部到达坩埚壁后进入一次稳定阶段;所述一次稳定阶段的能量密度为2800kj/mm~3600kj/mm,熔炼速度(kg/min)与电极直径(mm)比为0.015~0.030:1;所述一次补缩阶段的补缩时长≥30min,熔炼电流线性降低至2ka~4k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域中等能量密度输入制备ta16钛合金铸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彦军,范玉婷,彭力,罗坤,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