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鸡柳均匀振动裹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21991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09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鸡柳均匀振动裹糊装置,包括第一运送带、对接输送滑道、裹糊机构、沥糊运送带、收集下滑道、面糊回收盒和面糊输送机构;所述裹糊机构包括裹糊转筒、安装轴承和转筒摆动电机,所述裹糊转筒内壁的下半部以中间线左右交错分布有裹糊挡柱,所述裹糊挡柱从裹糊转筒中间线向两侧延展且逐渐变高,所述裹糊转筒下半部内壁上不均匀的分布半圆凸起,在所述裹糊转筒下半部壁上的半圆凸起之间的空隙处分布有不均匀的漏糊孔;所述面糊回收盒底部设有过滤盒,喷糊管道包括总管道和弧形喷糊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如同人手按压裹上面糊,裹上面糊均匀彻底,再加上后面沥糊运送带和收集下滑道除去多余粘连面糊,粘连效果均匀,不会造成面糊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鸡柳裹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鸡柳均匀振动裹糊装置


技术介绍

1、鸡柳裹浆机是一种对油炸鸡柳进行加工的大型设备,现有对鸡柳进行裹糊的设备很难均匀对鸡柳进行裹糊,有时会因为裹糊过多,导致收集鸡柳的收集盒内面糊较多,无法回收,造成面糊浪费。对鸡柳裹糊需要面糊充分粘在鸡柳上,并要实现裹糊过程,具有一定挤压或按压裹糊,才能保证裹糊与鸡柳表面充分粘合,但现有设备都是简单裹糊,裹糊不均匀,达不到手工挤压裹糊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鸡柳均匀振动裹糊装置,解决了鸡柳裹糊不均匀,裹糊效果差,面糊浪费严重,面糊粘合在鸡柳上效果差等问题。

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鸡柳均匀振动裹糊装置,包括第一运送带、对接输送滑道、裹糊机构、沥糊运送带、收集下滑道、面糊回收盒和面糊输送机构;

3、所述第一运送带输出端处在对接输送滑道输入端的上方,所述对接输送滑道从输入端到输出端向下倾斜,所述对接输送滑道的输出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鸡柳均匀振动裹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运送带(1)、对接输送滑道(2)、裹糊机构(3)、沥糊运送带(4)、收集下滑道(5)、面糊回收盒(6)和面糊输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鸡柳均匀振动裹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裹糊转筒(32)在靠近输入端下半部设有半圆挡板(37),所述半圆挡板(37)两侧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在裹糊转筒(32)内壁上,所述半圆挡板(37)的弧形边离裹糊转筒(32)内壁距离大于最大鸡柳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鸡柳均匀振动裹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裹糊转筒(32)向下倾斜角度在30-45°,所述裹糊转筒(32)左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鸡柳均匀振动裹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运送带(1)、对接输送滑道(2)、裹糊机构(3)、沥糊运送带(4)、收集下滑道(5)、面糊回收盒(6)和面糊输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鸡柳均匀振动裹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裹糊转筒(32)在靠近输入端下半部设有半圆挡板(37),所述半圆挡板(37)两侧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在裹糊转筒(32)内壁上,所述半圆挡板(37)的弧形边离裹糊转筒(32)内壁距离大于最大鸡柳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鸡柳均匀振动裹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裹糊转筒(32)向下倾斜角度在30-45°,所述裹糊转筒(32)左右摆动转动角度在30-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鸡柳均匀振动裹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裹糊转筒(32)左右进行一次摆动时间在3-5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燕余健闫晗葛成荡王欣怡吴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