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密和耐压一体化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21953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09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高压连接排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密和耐压一体化检测装置,包括机架、升降驱动机构、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连接于所述机架上;升降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上模座连接;并且所述上模座设置于下模座的上方;下模座与上模座之间设有物料置放间隙;上模座内设有导电定位部件;导电定位部件的一端延伸至物料置放间隙;下模座朝向上模座的一侧设有气体存放腔体;下模座内还设有至少两个气密性检测部件;气密性检测部件与气体存放腔体连通;和/或气密性检测部件与物料置放间隙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将绝缘耐用测试操作与气密性测试操作集成为一体,进而可以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提高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高压连接排测试,尤其涉及一种气密和耐压一体化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高压导电连接排的绝缘性能、气密性能对于导电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用在电动汽车电池包里面的导电排,绝缘性能直接影响到到生命及安全问题,气密性能保证了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正常运行,这两种特性对于产品来说非常重要,所以铜排绝缘性能检测是铜排生产过程中的非常关键的工序。

2、但是,现有测试方案仅仅只能进行气密性测试或者绝缘耐压测试中的一种,然而该方式存在效率低、测试一致性不好、安全性低、无防呆、易漏测等缺陷,这可能会导致检测失效、漏检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影响导电连接排生产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密和耐压一体化检测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测试方案仅仅只能进行气密性测试或者绝缘耐压测试中的一种,测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气密和耐压一体化检测装置,包括机架、升降驱动机构、上模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密和耐压一体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升降驱动机构、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上模座连接;并且所述上模座设置于所述下模座的上方;所述下模座与所述上模座之间设有物料置放间隙;所述上模座内设有导电定位部件;所述导电定位部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物料置放间隙;所述下模座朝向所述上模座的一侧设有气体存放腔体;所述下模座内还设有至少两个气密性检测部件;所述气密性检测部件与所述气体存放腔体连通;和/或所述气密性检测部件与所述物料置放间隙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密和耐压一体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内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密和耐压一体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升降驱动机构、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上模座连接;并且所述上模座设置于所述下模座的上方;所述下模座与所述上模座之间设有物料置放间隙;所述上模座内设有导电定位部件;所述导电定位部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物料置放间隙;所述下模座朝向所述上模座的一侧设有气体存放腔体;所述下模座内还设有至少两个气密性检测部件;所述气密性检测部件与所述气体存放腔体连通;和/或所述气密性检测部件与所述物料置放间隙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密和耐压一体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内设有线槽;所述线槽的一端与所述物料置放间隙连通;所述线槽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模座的外部连通;并且所述导电定位部件设置于所述线槽的内部;所述导电定位部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线槽的另一端,且与耐压绝缘测试仪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气密和耐压一体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定位部件包括安装柱、导电块和绝缘块;所述安装柱内设有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的顶部与所述线槽连通;所述安装柱连接于所述线槽的内壁;所述绝缘块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通道的底部;所述绝缘块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物料置放间隙延伸设置;所述导电块连接于所述安装柱与所述绝缘块之间;并且所述导电块的一端连接于导电引出线;所述导电引出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通道和所述线槽,且与耐压绝缘测试仪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密和耐压一体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朝向所述下模座的一侧设有测试槽;所述导电定位部件延伸至所述测试槽;并且所述测试槽设置于所述气体存放腔体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气密和耐压一体化检测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新强周立涛王自广母春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维通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