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玩具车变形组合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21053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09 18:57
本技术涉及变形组合玩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玩具车变形组合机器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一个可变形为机器人头部躯干的玩具车主体,以及至少四个可变形为机器人手臂或脚部的玩具车主体;可变形为机器人手臂或脚部的玩具车主体均设置有后部车厢部件,且在底部均设置有转动连接部;将后部车厢部件向前翻转变形为机器人脚部,将转动连接部向外转动后可变形为机器人的手臂。有益效果在于:在兼顾组合机器人造型逼真程度的前提下,同时能有效保留玩具车独特的造型,具有较高的可玩性;且可变形为机器人手臂和脚部的玩具车主体可以进行随意调换手脚位置,有效提高机器人的可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形组合玩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玩具车变形组合机器人


技术介绍

1、玩具车作为一种可玩性较强的玩具,深受玩者的喜爱,由于玩具车造型的多样性,目前也有很多将多辆玩具车进行变形并组装成机器人的方案。然而,为了提高机器人的逼真程度,玩具车在变形后很难保留原本车辆造型的特征,且对于具备独特造型部件的玩具车,也很难作为组合部件,因此目前大多数玩具车变形组合玩具,都是采用比较通用造型的玩具车,尤其是对于作为机器人四肢部件的玩具车,其造型大多没有具备独特造型的部件,即使有也会在变形后通过折叠或拆卸等方式藏起来,导致组合得到的机器人无法保留玩具车独特的造型。这一方面局限玩具车变形组合机器人这一品类玩具的多样化设计,另一方面也影响变形组合机器人的可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玩具车变形组合机器人,在兼顾机器人造型逼真程度的前提下,同时能有效保留玩具车独特的造型,具有较高的可玩性。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玩具车变形组合机器人,包括至少五个玩具车主体,五个玩具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玩具车变形组合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五个玩具车主体,五个玩具车主体中,包括一个可变形为机器人头部躯干的玩具车主体,以及至少四个可变形为机器人手臂或脚部的玩具车主体;所述可变形为机器人手臂或脚部的玩具车主体均设置有后部车厢部件,且在底部均设置有转动连接部;可变形为机器人手臂或脚部的玩具车主体通过将后部车厢部件向前翻转变形为机器人脚部,可变形为机器人手臂或脚部的玩具车主体通过将转动连接部向外转动后可变形为机器人的手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玩具车变形组合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为机器人头部躯干的玩具车主体为玩具挖掘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玩具车变形组合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五个玩具车主体,五个玩具车主体中,包括一个可变形为机器人头部躯干的玩具车主体,以及至少四个可变形为机器人手臂或脚部的玩具车主体;所述可变形为机器人手臂或脚部的玩具车主体均设置有后部车厢部件,且在底部均设置有转动连接部;可变形为机器人手臂或脚部的玩具车主体通过将后部车厢部件向前翻转变形为机器人脚部,可变形为机器人手臂或脚部的玩具车主体通过将转动连接部向外转动后可变形为机器人的手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玩具车变形组合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为机器人头部躯干的玩具车主体为玩具挖掘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玩具车变形组合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玩具挖掘机包括底座、驾驶室主体、履带部和挖掘臂,所述履带部分设于底座两侧并在玩具挖掘机变形为机器人头部躯干时作为机器人的双腿,所述驾驶室主体与底座连接并在玩具挖掘机变形为机器人时作为机器人的上躯干,所述驾驶室主体上设置有容纳凹槽,容纳凹槽内设置有可翻出的头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玩具车变形组合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部末端设置有翻盖部,履带部末端的翻盖部向外翻出后可与机器人脚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玩具车变形组合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四个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少先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儿超喜智能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