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光伏板发电控制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1834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09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系统技术领域,解决了大功率模式下器件无法选型、器件发热损耗大等问题,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光伏板发电控制装置及方法,包括前端太阳能板侧、后端电池组侧,以及对应前端太阳能板侧所设置输出电压恒定的LLC电路,在LLC电路的输出侧设置有根据前端太阳能板侧的当前电压控制至少两组LLC电路之间处于串联模式或并联模式的自适应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动识别客户接入太阳能板的电压,并通过可控管Q1实现LLC电路的后端串并联,BOOST电路接入车辆电池组,通过控制器MPPT能有效追踪光伏组件的最大功率点,确保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都能获取到最优的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光伏板发电控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的能量来源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安全和可再生的能源。光伏发电过程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因此近年来,光伏发电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大型光伏电站、商用屋顶电站、户用屋顶电站、建筑、汽车等领域,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阵列、高频dc/dc升压电路、电力电子变换器(逆变器)和系统监控部分组成。

2、通常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光伏发电系统给车辆的蓄电池充电,进年来随着新能源车的不断发展纯电车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及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提升,对光伏发电系统的需要也不仅限于给车辆蓄电池充电,给动力电池的需求成为主流。然而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给新能源车进行充电,由于电平制式的不同而无法直接进行充电,需通过电气拓扑转换后再直接与电池端相连,实现最大效率充电。

3、如图1所示的电气拓扑为常规太阳能直充电路,常采用并联方式来提供更大的充电功率,由于太阳能板侧电压通常较低(30v或60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光伏板发电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前端太阳能板侧、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后端电池组侧,以及对应前端太阳能板侧所设置输出电压恒定的LLC电路,其特征在于,在LLC电路的输出侧设置有根据前端太阳能板侧的当前电压控制至少两组LLC电路之间处于串联模式或并联模式的自适应电路,所述自适应电路的输出侧设置有用于对LLC电路侧的电压再次进行泵升后接入后端电池组侧的BOOST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光伏板发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电路包括分别与两组LLC电路输出侧连接的快恢复二极管(D5、D6)以及场效应管MOSFET(Q1);>

3.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光伏板发电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前端太阳能板侧、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后端电池组侧,以及对应前端太阳能板侧所设置输出电压恒定的llc电路,其特征在于,在llc电路的输出侧设置有根据前端太阳能板侧的当前电压控制至少两组llc电路之间处于串联模式或并联模式的自适应电路,所述自适应电路的输出侧设置有用于对llc电路侧的电压再次进行泵升后接入后端电池组侧的boost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光伏板发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电路包括分别与两组llc电路输出侧连接的快恢复二极管(d5、d6)以及场效应管mosfet(q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光伏板发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oost电路包括依次接入自适应电路输出侧正极的电感(l5),以及用于电流单相输出的快恢复二极管(d7),在自适应电路输出侧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并联有碳化硅mosf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寒松邵国专何珠莲谢西泠张陈晨宫斯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唐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