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介绍
1、液体加热容器通常包括内胆和出水嘴,内胆与出水嘴通过出水管连通,为了方便用户接水,出水嘴一般开口朝下,且开口位置低于内胆的最高额定液位线,当内胆中液位高于开口时,会发生虹吸现象,导致内胆中的液体会不断从出水嘴流出。
2、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的部分液体加热容器会在出水管最高点附近设置一个开口向上的进气管来破坏虹吸结构,但是液体加热时产生的蒸汽容易从进气管进入容器内部而导致电气元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高温蒸汽易从防虹吸结构进入容器内部,造成内部电气元件损坏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内胆和出水嘴,所述出水嘴包括固定连接的主体段和出水段,所述主体段包括管体部和沿所述管体部的径向向外凸出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管体部沿所述管体部的径向连通;所述管体部的顶部与所述内胆连通,所述管体部的底部与所述出水段连通;所述凸起部的底端设置有连通口,所述凸起部通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出水段连通;沿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轴向,所述凸起部的顶端高于所述内胆的额定最高液位线。
3、上述方案中,由于存在凸起部,液体无法同时充满管体部与凸起部的内部空间,即管体部和凸起部的内部空间中存在一部分空气,改变了液体在管体部中的密封性,从而能够减小主体段与内胆之间的压力差,达到了破坏虹吸的效果,避免内胆中的液体因虹吸效应继续不断流向出水嘴,同时,凸起部的顶端高
4、进一步地,凸起部的底端设置有连通口,凸起部通过连通口与出水段连通,空气可以经连通口进入凸起部内。一方面,更多空气进入凸起部内,能够进一步减小主体段与内胆之间的压力差,以及更多地抵消管体部内液体的重力,从而能进一步提高防虹吸效果;另一方面,当用户取水、出水嘴正常出水时,如果液体流速过快会导致凸起部内的气压减小,管体部内的液体在外界气压的作用下无法正常流出而积存在凸起部内,连通口可以让空气进入凸起部内,使得凸起部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达到平衡,确保管体部内的液体正常流向出水段,提高了出水嘴出水时的通畅性,也能够防止凸起部内积存液体而导致的细菌滋生问题,提高了用户的饮水安全性。
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凸起部的凸起方向,所述凸起部的凸出宽度l1满足:3mm≤l1≤7mm。
6、上述方案中,若l1过小,所形成的凸起部的内部空间较小,会导致出水嘴的防虹吸效果不佳;若l1过大,所形成的凸起部的内部空间较大,容易积存液体,而造成出水嘴的出水不够通畅,影响了用户的使用感受。因此,当凸起部的凸出宽度l1满足3mm≤l1≤7mm时,既能够确保出水嘴具备良好的防虹吸效果,又能确保出水嘴在用户取水时的出水通畅性。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凸起部的凸起方向,所述主体段具有尺寸l2,所述出水段具有尺寸l3,l3>l2。
8、上述方案中,当l3>l2时,出水段的顶部能够对管体部和凸起部的底部形成包裹,主体段中的液体无论是从管体部还是从凸起部流出,都能直接流向出水段中,防止发生出水嘴漏水的情况。同时,出水段能够对主体段流出的全部液体进行导向,减小降低液体逸散的风险,提升出水嘴出水时水流的稳定性。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管体部具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位于所述出水段内;沿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轴向,所述延伸段的长度小于所述出水段的长度。
10、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延伸段能够延长管体部的长度,使得管体部流出的水更接近出水嘴的出水口,能够降低水流逸散的风险,而且还能减少因水流分散导致的热量损失。延伸段的长度小于出水段的长度,以确保出水段对延伸段的包裹效果,出水段能对延伸段流出的液体进行导流。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延伸段的侧壁设置有缺口,沿所述延伸段的径向,所述延伸段与所述出水段通过所述缺口连通;沿所述延伸段的轴向,所述缺口的顶部与所述连通口连通。
12、上述方案中,外界空气能从缺口进入管体部,使得管体部内的液体能在气压和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贴着管体部的内壁流动,提高水流的稳定性,减少液体从连通口流出的情况发生,降低液体逸散的风险。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轴向上,所述出水段的直径沿远离所述凸起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14、上述方案中,出水段的结构呈顶部窄、底部宽的喇叭状,这样能够增大出水段的内部空间,而且增大了出水嘴出口处的直径,使得更多的空气能更容易地进入出水段内,有利于提升出水嘴的防虹吸效果。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轴向,所述出水段的长度l4满足:l4≤25mm。
16、上述方案中,当出水段的长度l4满足l4≤25mm时,能够减少液体流动过程中的热损,确保出水嘴流出的热水温度保持在用户所需的温度,同时也能降低水流逸散的风险,提升出水嘴的出水通畅性。
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设置有水泵和出水管路,所述水泵分别与所述内胆和所述出水管路连通;所述出水管路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与所述管体部连通。
18、上述方案中,水泵与内胆的底部连通,用于将内胆中液体抽出,并通过出水管路送入出水嘴中,水泵还用于增大出水嘴内液体的压力,以加快液体的流动速度,确保液体顺利流向外界。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管体部还具有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出水管路相连接;所述连接段的直径与所述出水管路的直径相匹配。
20、上述方案中,连接段用于与出水管路连接,连接段的直径与出水管路的直径相匹配,以使出水管路中的液体能保持原有的流动状态,顺利地流入出水嘴内,提高了液体的流动稳定性,避免因管径改变导致出现水流不畅的问题。
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内胆和所述出水嘴均安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出水段的外壁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22、上述方案中,固定座与外壳可以通过螺栓、螺钉、销钉等紧固件固定连接,以确保出水嘴的安装稳定性。
2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凸起部(212)的凸起方向,所述凸起部(212)的凸出宽度L1满足:3mm≤L1≤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凸起部(212)的凸起方向,所述主体段(21)具有尺寸L2,所述出水段(22)具有尺寸L3,L3>L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部(211)具有延伸段(211A),所述延伸段(211A)位于所述出水段(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段(211A)的侧壁设置有缺口(211Aa),沿所述延伸段(211A)的径向,所述延伸段(211A)与所述出水段(22)通过所述缺口(211Aa)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轴向上,所述出水段(22)的直径沿远离所述凸起部(212)的方向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液体加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设置有水泵(3)和出水管路(4),所述水泵(3)分别与所述内胆(1)和所述出水管路(4)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部(211)还具有连接段(211B),所述连接段(211B)与所述出水管路(4)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外壳(5),所述内胆(1)和所述出水嘴(2)均安装于所述外壳(5)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凸起部(212)的凸起方向,所述凸起部(212)的凸出宽度l1满足:3mm≤l1≤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凸起部(212)的凸起方向,所述主体段(21)具有尺寸l2,所述出水段(22)具有尺寸l3,l3>l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部(211)具有延伸段(211a),所述延伸段(211a)位于所述出水段(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段(211a)的侧壁设置有缺口(211aa),沿所述延伸段(211a)的径向,所述延伸段(211a)与所述出水段(22)通过所述缺口(211aa)连通;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强,许胜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