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导热板及其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1796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09 12:51
本技术提供增压导热板,包括一板体及一盖设于板体的盖体;板体的一侧内凹形成一蒸汽腔;盖体盖设于板体开设有蒸汽腔的一侧;板体设置有至少一增压分隔筋,增压分隔筋从蒸汽腔分隔出至少二个第一分隔腔;增压分隔筋的一端与蒸汽腔的一侧壁连接,另一端延伸至蒸汽腔中并与蒸汽腔的另一侧壁具有间隙,使得增压分隔筋还从蒸汽腔分隔出一第二分隔腔;第二分隔腔分别与每一第一分隔腔连通;增压分隔筋从与蒸汽腔的侧壁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收窄,以使得第一分隔腔从靠近第二分隔腔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收窄。本技术的压导热板及其散热装置,确保增压导热板内的蒸汽快速地流通出去,提高增压导热板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散热,特别是涉及一种增压导热板及其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电子元器件效能得到显著提升。然而,随着电子元器件效能的显著提升,电子元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热量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因此,对电子产品的散热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2、现有技术中,对电子产品的散热方式有通过导热板传导电子元器件产生的热量,导热板再将热量传导至散热鳍片进行散热。

3、然而,现有的散热装置,其导热板内只有一个大的蒸汽腔,导热板吸收发热器件的热量后产生的蒸汽在导热板的蒸汽腔内既可以沿纵向移动又可以沿横向移动,因此蒸汽腔内的蒸汽处于混乱无序状态;这样蒸汽就难以实现高效的散热。因此,现有的散热装置散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增压导热板及其散热装置,确保增压导热板内的蒸汽快速地流通出去,提高增压导热板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增压导热板,包括一板体及一盖设于所述板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压导热板,包括一板体及一盖设于所述板体的盖体,所述板体的一侧内凹形成一蒸汽腔,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导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分隔筋的数量为二条以上以等间距并排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导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分隔筋的一侧连接于所述蒸汽腔的底部,另一侧与所述盖体接触,所述蒸汽腔内设置有若干传导支撑柱;所述传导支撑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蒸汽腔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盖体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导热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传导支撑柱与所述增压分隔筋为一体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导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压导热板,包括一板体及一盖设于所述板体的盖体,所述板体的一侧内凹形成一蒸汽腔,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导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分隔筋的数量为二条以上以等间距并排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导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分隔筋的一侧连接于所述蒸汽腔的底部,另一侧与所述盖体接触,所述蒸汽腔内设置有若干传导支撑柱;所述传导支撑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蒸汽腔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盖体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导热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传导支撑柱与所述增压分隔筋为一体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导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腔连接所述蒸汽腔侧壁的一端设有鳍片锁止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导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开设有至少二贯穿槽,所述第一分隔腔至少与一所述贯穿槽连通。

7.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杨洲张文键何聪
申请(专利权)人:讯豪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