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房屋建筑,尤其涉及一种楼板管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工程中需要在楼承板的下方设管沟,管沟通常采用吊模的施工方案,施工效率较低,且存在安全隐患,尤其对于高大空间的钢结构,该问题尤为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楼板管沟结构,所述楼板管沟结构可利用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代替管沟的底板,从而不需采用吊模的施工方案,利于提高施工效率,且利于减小安全隐患。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楼板管沟结构,包括:多个结构梁,多个所述结构梁间隔布置;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和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所述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与所述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均与所述结构梁相连,且所述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与所述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间隔开且相对设置;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结构梁、所述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和所述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之间限定出管沟。
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楼板管沟结构,通过设置与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相对设置的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板管沟结构(1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管沟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梁包括工字梁(3),所述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1)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工字梁(3)的下翼板(31)朝向上翼板(32)的一侧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板管沟结构(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浇筑件(5),所述浇筑件(5)位于所述管沟(4)内且与所述工字梁(3)的腹板(33)相连,且所述浇筑件(5)背离所述腹板(33)的一侧形成为所述管沟(4)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楼板管沟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板管沟结构(1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管沟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梁包括工字梁(3),所述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1)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工字梁(3)的下翼板(31)朝向上翼板(32)的一侧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板管沟结构(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浇筑件(5),所述浇筑件(5)位于所述管沟(4)内且与所述工字梁(3)的腹板(33)相连,且所述浇筑件(5)背离所述腹板(33)的一侧形成为所述管沟(4)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楼板管沟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件(5)至所述腹板(33)的最小距离与所述上翼板(32)至所述腹板(33)的最大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管沟结构(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电支架(6)和第一安装件(61),所述第一安装件(61)位于所述管沟(4)内,且所述第一安装件(61)设于所述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1)和/或所述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2),所述机电支架(6)与所述第一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刚,朱美佳,陈罡,王兆村,闫虹瑞,邓尤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