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镜手术辅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1750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09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腔镜手术辅助结构,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腹腔镜手术辅助结构包括牵拉件、穿刺针;牵拉件的一端连接有牵拉线,牵拉件背离所述牵拉线的端部设有牵拉部,牵拉件用于通过trocar口进入患者的腹腔内,并利用牵拉部与阻碍手术的结构组织连接;穿刺针具有针尖,且在靠近针尖的侧壁上设有限位部;本申请提供的腹腔镜手术辅助结构,在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遇到有结构组织阻碍手术时,可通过先将牵拉件伸入患者体内并与结构组织连接,再利用穿刺针重新在患者皮肤穿刺并将牵拉线勾连出来,对牵拉件进行牵引,用以避免牵拉线从trocar口,减少其对需要通过trocar口的其他手术器械的影响,提高手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腹腔镜手术辅助结构


技术介绍

1、在行腹腔镜手术中,特别是单孔腹腔镜手术,清扫盆腔淋巴结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时,通常会有肠管阻挡手术野。

2、相关技术中,多孔腹腔镜手术,需要助手使用分离钳去推走阻挡物,但有时阻挡物是多个方向的,需要额外的腹部穿刺孔置入器械去实现推开阻挡物,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手术的创伤,而且对施术者来说也存在诸多不便,如操作协调性的挑战、手术时间的延长等。而单孔腹腔镜手术虽然在美观性和创伤性方面具有优势,但由于其操作的器械存在所谓的“筷子效应”,即器械在单孔内相互干扰,使得操作变得更为困难。在单孔手术中,由于置入的器械有限,且器械之间容易相互影响,导致施术者在操作时不得不更加谨慎,以免因器械碰撞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在清扫淋巴结等精细操作时,这种影响尤为明显,同样会对施术者造成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腹腔镜手术辅助结构。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腔镜手术辅助结构,用于辅助牵拉患者腹腔内阻碍手术的结构组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手术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件(100)包括牵拉钩(200)或牵拉钳(300),所述牵拉钩(200)用于勾连患者腹腔内阻碍手术的结构组织,所述牵拉钳(300)用于夹取患者腹腔内阻碍手术的结构组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腔镜手术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钩(200)的一端与牵拉线(400)连接,所述牵拉钩(200)的另一端弯曲设置,用以形成牵拉部,所述牵拉钩(200)的由钩身至钩尖的直径逐渐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镜手术辅助结构,用于辅助牵拉患者腹腔内阻碍手术的结构组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手术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件(100)包括牵拉钩(200)或牵拉钳(300),所述牵拉钩(200)用于勾连患者腹腔内阻碍手术的结构组织,所述牵拉钳(300)用于夹取患者腹腔内阻碍手术的结构组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腔镜手术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钩(200)的一端与牵拉线(400)连接,所述牵拉钩(200)的另一端弯曲设置,用以形成牵拉部,所述牵拉钩(200)的由钩身至钩尖的直径逐渐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腔镜手术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钳(300)包括钳体(310)、第一夹持件(320)、第二夹持件(330);所述第一夹持件(320)固定设置于所述钳体(310)上,所述第二夹持件(330)与所述钳体(310)铰接配合,所述第一夹持件(320)、所述第二夹持件(330)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一夹持部(321)、第二夹持部(334),所述第二夹持件(330)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件(320)摆动,并驱使所述第二夹持部(334)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部(321)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321)、所述第二夹持部(334)对应配合,用以形成牵拉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腹腔镜手术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321)上设有第一摩擦齿,所述第二夹持部(334)上由与所述第一摩擦齿对应的第二摩擦齿,所述第一摩擦齿与所述第二摩擦齿能够相互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手术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500)靠近所述针尖(510)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军陈观盛丁冬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