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钢屋盖支撑结构安全监控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大跨度、高空间的建筑形式逐渐增多,钢屋盖支撑结构体系也在机场、会展中心等建筑中广泛应用。然而,由于这些建筑的支撑体系通常具有结构复杂、荷载大、施工难度高等特点,安全监控面临严峻挑战。目前,支撑结构监控多依赖压力和位移传感器,受限于实体传感器的数量和质量,其数据采集点较少,监控精度和时效性有限,难以实时全面地掌握支撑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情况。此外,传统方法的监控阈值多依赖经验设定,难以准确反映每个特定项目的实际需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更高效、更精确且实时性更好的监控方案,以提高钢屋盖支撑结构的施工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改进钢屋盖支撑结构安全监控,专利技术人做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钢屋盖支撑结构安全监控方法和系统。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钢屋盖支撑结构安全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钢屋盖支撑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根据有限元模型的节点,在钢屋盖支撑结构上选择监测点;通过视觉识别获取监测点的实时位移,包括:在监测点上设置对环境动态自适应的标志物;通过标定相机采集并识别多个标志物图像,获取多个监测点的实时位移;根据实时工况,调整监测点实时位移报警阈值;当任一监测点实时位移超过对应的报警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
3、具体的,建立钢屋盖支撑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钢屋盖支撑结构的y型柱的具
4、具体的,对环境动态自适应的标志物按照颜色序列或频率编码进行发光,并根据现场光照强度,调整标志物发光强度。
5、具体的,通过标定相机采集并识别多个标志物图像,获取多个监测点的实时位移,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标定相机采集包括多个标志物的图像;对图像中的标志物进行视觉识别,获得多个标志物的图像像素坐标;根据图像像素坐标与实际物理坐标之间的转换关系,得到多个标志物的实际物理坐标;根据多个标志物的实际物理坐标的变化,确定多个监测点的实时位移。
6、具体的,基于视觉识别的钢屋盖支撑结构安全监控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监测点的多源数据,修正对应监测点的实时位移;多源数据包括:通过视觉识别获取监测点的实时位移,和分别通过不同传感器,获取监测点的实时位移。
7、具体的,基于视觉识别的钢屋盖支撑结构安全监控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监测点的实时位移,对有限元模型的参数进行修正;对参数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屈曲分析,得到监测点屈曲破坏位移;对比监测点屈曲破坏位移和实时位移报警阈值,若监测点实时位移报警阈值大于对应监测点屈曲破坏位移,则将监测点实时位移报警阈值调整为小于对应监测点屈曲破坏位移。
8、具体的,修正的有限元模型的参数包括:钢屋盖支撑结构的弹性模量、节点连接刚度和y型柱的支撑位置。
9、具体的,基于视觉识别的钢屋盖支撑结构安全监控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钢屋盖支撑结构数字孪生模型,获取施工现场监测点实时位移;采用数字孪生模型,对施工方案进行模拟,通过对比监测点实时位移报警阈值和施工现场监测点实时位移,预测存在施工隐患的监测点和施工阶段。
10、具体的,基于视觉识别的钢屋盖支撑结构安全监控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存在施工隐患的监测点和施工阶段,优化施工方案或监测点实时位移报警阈值。
1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钢屋盖支撑结构安全监控系统,包括:
12、监测模块,用于建立钢屋盖支撑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根据有限元模型的节点,在钢屋盖支撑结构上选择监测点;通过视觉识别获取监测点的实时位移,包括:在监测点上设置对环境动态自适应的标志物;通过标定相机采集并识别多个标志物图像,获取多个监测点的实时位移;根据实时工况,调整监测点实时位移报警阈值。
13、报警模块,用于当任一监测点实时位移超过对应的报警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
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5、(1)本专利技术能够对钢屋盖支撑结构进行安全监控,通过在监测点上设置对环境动态自适应的标志物,并通过标定相机采集并识别多个标志物图像,获取多个监测点的实时位移,能够降低物理传感器的使用数量,节约监测成本,便于大量增加监测点数量,对更多的有限元模型节点进行监测,有利于在不同工况下,对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进行调整,提高监测效率,能够对难以安装传感器的空间进行监测。
16、(2)通过采用对环境动态自适应的标志物,使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多种现场光照环境,便于标定相机采集并识别标志物图像,有利于更加准确及时获取监测点的实时位移,避免因标志物难以识别而影响监测。
17、(3)本专利技术根据实时工况,调整监测点实时位移报警阈值,能够在不同工况钢屋盖支撑结构受力数据变化后,设置相应的报警阈值,实现更有效的安全监测。
18、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1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钢屋盖支撑结构安全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钢屋盖支撑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环境动态自适应的标志物按照颜色序列或频率编码进行发光,并根据现场光照强度,调整所述标志物发光强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标定相机采集并识别多个标志物图像,获取多个监测点的实时位移,包括以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视觉识别的钢屋盖支撑结构安全监控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视觉识别的钢屋盖支撑结构安全监控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修正的所述有限元模型的参数包括:钢屋盖支撑结构的弹性模量、节点连接刚度和Y型柱的支撑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视觉识别的钢屋盖支撑结构安全监控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
10.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钢屋盖支撑结构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钢屋盖支撑结构安全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钢屋盖支撑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环境动态自适应的标志物按照颜色序列或频率编码进行发光,并根据现场光照强度,调整所述标志物发光强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标定相机采集并识别多个标志物图像,获取多个监测点的实时位移,包括以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视觉识别的钢屋盖支撑结构安全监控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秀刚,蔡金志,申帅帅,张宏伟,郝海龙,李海文,李敏,史静,赵国政,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