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自平衡的细石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1623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06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温度自平衡的细石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胶凝材料、高导热高储热骨料、细石、砂、高导热氮化硼纤维、水、外加剂;所述高导热高储热骨料的制备方法如下:S1.将煤矸石、粉煤灰和矿粉混合均匀,加入造孔剂和水,陈化,经造粒、烧结后得到高储热细石陶粒;S2.将水泥、粉煤灰和矿粉混合均匀,加水搅拌后,加入氮化硼粉末,混匀后得到浆体,随后将高储热细石陶粒加入浆体中,取出后经养护后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混凝土中引入高导热高储热骨料和高导热氮化硼纤维,二者协同提高细石混凝土内部的快速温变响应能力,达到细石混凝土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内部温度梯度自平衡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温度自平衡的细石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细石混凝土是一种所用粗骨料粒径通常小于15mm的结构材料,具有高流动性、离析性弱和均匀稳定等特点,常应用于工、民用建筑中配筋密集部位和一些薄壁混凝土构件。然而,由于混凝土是一种由粗骨料和硬化水泥浆组成的多相复合材料,在浇筑和成形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毛细孔、空隙及材料裂隙等初始缺陷形成,这为后期混凝土结构在服役期间的裂缝萌发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我国长江中下游、华南和新疆等地区夏季平均气温偏高,工、民用建筑的外围结构长时间受到阳光直射,建筑物的女儿墙、屋面保护层等关键部位的表面温度往往很高,甚至可达60℃以上。混凝土结构内部在高温作用下会由浅至深形成温度梯度,而由于混凝土各组分导热性能较差,使得混凝土不同深度处发生热交换的速率较慢。然而,夏季与梅雨季节在时间上发生重叠,当天气发生急剧转变时,经阳光暴晒后的混凝土外围结构会在短时间内经历温度骤降的过程;此外,新疆地区部分拥有温带沙漠气候的城市也存在着夏季昼夜交替而引发的温度骤变环境。此时,混凝土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度自平衡的细石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胶凝材料220~360份、高导热高储热骨料311~733份、细石474~802份、砂850~950份、高导热氮化硼纤维45~70份、水150~250份、外加剂3~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自平衡的细石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煤矸石、粉煤灰和矿粉的质量比为(4~5):(3~4):(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自平衡的细石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烧结的条件为:先在400~500℃下预烧结20~30min,再在1050~1200℃下烧结30~90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自平衡的细石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胶凝材料220~360份、高导热高储热骨料311~733份、细石474~802份、砂850~950份、高导热氮化硼纤维45~70份、水150~250份、外加剂3~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自平衡的细石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煤矸石、粉煤灰和矿粉的质量比为(4~5):(3~4):(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自平衡的细石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烧结的条件为:先在400~500℃下预烧结20~30min,再在1050~1200℃下烧结30~9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自平衡的细石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造孔剂包括炭粉、碳酸钙、碳酸镁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自平衡的细石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氮化硼粉末的质量为水泥、粉煤灰和矿粉总质量的30%~60%。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子扬赵日煦高飞谯理格范超周文敏熊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商品混凝土江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