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溜光机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流水线式自动化溜光机。
技术介绍
1、溜光机是一种新型的抛光设备,与传动的研磨抛光工艺对比,溜光机的工序相对简单,具有加工工件镜面效果产生一致、作业环境较好、对工人熟练度要求低、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消耗成本低等优点。
2、但是,现有的溜光机存在以下问题:(1)传动溜光机的传动方式是主轴不动,只靠轴承结构之间传动,使得轴承结构受到较大的作用力,容易发生形变,进而导致溜光机容易发生损坏;(2)现有的溜光机只限于一个溜光机构对工件进行抛光,无法进行流水线抛光,而且取件需要人工操作;(3)现有的溜光机的滚桶结构只有四个撞击面,对工件撞击不够全面,需要较长抛光时间才能到工件所需的抛光效果,导致抛光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水线式自动化溜光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流水线式自动化溜光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内的取件机构、溜光机构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行车机构,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水线式自动化溜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设置在机架(10)内的取件机构、溜光机构以及设置在机架(10)上的行车机构,所述取件机构包括设置在溜光机构一侧的取件单元,所述溜光机构由若干个溜光单元串联组合而成,所述行车机构活动连接在机架(10)上,且行车机构上活动连接有用于抓取工件的抓爪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水线式自动化溜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安装在第一支架(11)顶部的第一减速电机(201),所述第一减速电机(201)的转轴通过传动带与第一带轮轴(20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带轮轴(202)通过连接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水线式自动化溜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设置在机架(10)内的取件机构、溜光机构以及设置在机架(10)上的行车机构,所述取件机构包括设置在溜光机构一侧的取件单元,所述溜光机构由若干个溜光单元串联组合而成,所述行车机构活动连接在机架(10)上,且行车机构上活动连接有用于抓取工件的抓爪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水线式自动化溜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安装在第一支架(11)顶部的第一减速电机(201),所述第一减速电机(201)的转轴通过传动带与第一带轮轴(20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带轮轴(202)通过连接盘(203)与第一中轴(10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中轴(102)的另一端与座轴承(20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水线式自动化溜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包括第一链轮过渡轴(401),所述第一链轮过渡轴(401)的其中一端与第一主动轮(105)远离第二中轴(302)一端连接,且第一链轮过渡轴(401)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盘(402),所述第一链轮过渡轴(401)上设置有轴承座,且第一链轮过渡轴(401)通过深沟球轴承与轴承座连接,所述轴承座通过调节组件安装在第二支架(13)顶部,所述第二支架(13)顶部设有第一座轴承(403),所述第一座轴承(403)转动连接有链轮轴(404),所述链轮轴(404)的轴盘与第一连接盘(402)之间设置有第一被动链轮(407),且通过插销组件将第一被动链轮(407)固定在链轮轴(404)的轴盘与第一连接盘(402)之间,所述第二支架(13)顶部安装有第二减速电机(405),所述第二减速电机(405)的转轴上设置有第一主动链轮(406),所述第一主动链轮(406)通过第一传动链与第一被动链轮(407)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水线式自动化溜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包括安装在第二支架(13)顶部的第二座轴承(504),所述第二座轴承(504)转动连接有第二带轮轴(503),所述第二带轮轴(503)一端端部连接有带轮板,且第二带轮轴(503)位于第二带轮轴(503)与带轮板之间安装有第一带轮(501),所述第二中轴(302)靠近第二驱动组件(5)一端贯穿第二转动盘(301)与第二连接盘(505)连接,第二带轮轴(503)的轴盘与第二连接盘(505)通过插销组件连接,所述第二中轴(302)位于第二转动盘(301)与第二连接盘(505)之间设置有轴承座,且第二中轴(302)通过深沟球轴承与轴承座连接,所述轴承座通过调节组件安装在第二支架(13)顶部,所述第二支架(13)侧面安装有三相异步电机(506),所述三相异步电机(506)的转轴上设有第二带轮(502),第二带轮(502)通过传送带与第一带轮(501)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水线式自动化溜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7)包括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撑板(15)和第二支撑板(16)的三个取件轴承座(701),其中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15)的两个取件轴承座(701)水平截面均为u型状,且两个取件轴承座(701)的u型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取件轴承座(701)位于u型开口内侧的上下处分别转动连接两个深沟球轴承,所述取件轴承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巨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