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艇收放装置及船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12905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9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船艇收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船艇收放装置及船舶。船艇收放装置中多个坡道组件依次可转动连接,使得坡道结构能够以收卷状态放置于船舶上,在需要对船艇进行回收或释放时,通过收放机构展开坡道结构,使得坡道结构变为展开状态,将船艇放置于坡道结构上,利用提升机构使得船艇在坡道结构上移动,实现船艇的回收或释放。当船艇移动结束后,坡道结构恢复为收卷状态收纳于船舶上。该船艇收放装置能够节省船舶的空间,扩大船舶甲板的有效使用面积,并且可以根据船舶干舷高低,设置不同数量的坡道组件,改变坡道结构的长度和坡度,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设计简便,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艇收放,尤其涉及一种船艇收放装置及船舶


技术介绍

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对无人系统认识的不断深入,无人水面艇(usv)在导航、探测、搜救、军事和国防等领域的应用潜力日渐凸显。在实际应用中,无人艇收放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越高,进入工作状态越快,不仅能够提高无人艇的工作效率,也能够提高其任务执行的成功率。

2、然而,与无人艇相匹配的收放技术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现阶段国内外无人艇收放技术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吊放式收放技术、艉滑道式收放技术和坞舱式快速收放技术。吊放式收放需要设置起吊装置、波浪补偿系统和自动调平双卷扬系统,使用情况受限;艉滑道式收放需要在木船尾部甲板开设凹槽以布置滑道,浪费母船的甲板空间;坞舱式快速收放需要在船尾布置坞舱,进行母船进行注水操作,操作较为复杂。

3、因此,亟需一种船艇收放装置及船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艇收放装置,能够收卷于船舶甲板上,占用甲板面积少,运动机构简单,保证船艇的安全收放。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提供一种船艇收放装置,包括:

4、多个坡道组件,多个所述坡道组件依次可旋转连接构成坡道结构,所述坡道结构的顶部固定于船舶,所述坡道结构包括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当处于收卷状态时,所述坡道结构收卷于所述船舶上,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坡道结构的底部伸入到水中;

5、收放机构,所述收放机构包括收放绞盘和收放拉索,所述收放绞盘固定于所述船舶,所述收放拉索一端绕卷于所述收放绞盘,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坡道结构的底部;

6、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绞盘和提升拉索,所述提升绞盘固定于所述船舶,所述提升拉索一端绕卷于所述提升绞盘,另一端用于连接待收放的船艇。

7、作为船艇收放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坡道组件包括横梁和多个纵梁,所述纵梁沿所述坡道结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纵梁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横梁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纵梁之间,相邻的所述坡道组件的多个所述纵梁一一对应且可转动连接。

8、作为船艇收放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坡道组件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套设于所述横梁且绕所述横梁转动。

9、作为船艇收放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坡道组件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连接于所述纵梁,当所述坡道结构处于收卷状态时,相邻的两个所述坡道组件的所述支撑结构相互抵接,且位于所述坡道结构底部和顶部的所述支撑结构相抵接。

10、作为船艇收放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船艇收放装置包括两个所述收放机构,两个所述收放机构分别连接于所述坡道结构的两侧。

11、作为船艇收放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导向拉索,所述导向拉索两端分别可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收放拉索,所述提升拉索连接于所述导向拉索。

12、作为船艇收放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收放机构还包括多个插接件,所述坡道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套筒,两个所述套筒分别设置于所述坡道组件的顶部和底部且沿所述坡道结构方向延伸,在所述坡道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一个所述插接件插接于相邻两个所述坡道组件底部和顶部对应设置的所述套筒。

13、作为船艇收放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收放拉索设置为环形拉索,包括提升部、绕卷部和固定部,所述提升部与所述坡道结构底部连接,所述绕卷部绕卷于所述收放绞盘,所述固定部穿设于所有所述套筒,多个所述插接件间隔设置且连接于所述固定部,所述收放拉索带动所述插接件在所述坡道结构收放时与所述坡道结构相对移动。

1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能够在船体的尾部和侧边灵活设置若干个船艇收放装置,节省甲板空间,便于船艇转运。

1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6、提供一种船舶,包括:包括船体和若干个上述的船艇收放装置,所述船艇收放装置固定于所述船体的尾部;

17、和/或,所述船艇收放装置设置于所述船体的侧边。

18、作为船舶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船体设置有若干个坡口,所述坡口与所述船艇收放装置一一对应,当所述坡道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坡口支撑于所述坡道结构下方。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艇收放装置,多个坡道组件通过依次可转动连接,使得坡道结构能够在不需要回收或释放船艇时以收卷状态放置于船舶上,在需要对船艇进行回收或释放时,首先通过收放绞盘的旋转带动收放拉索的释放,使得坡道结构的底部能够向水中伸入变为展开状态,再将提升拉索的末端与待回收或释放的船艇连接,将船艇放置于坡道结构上,通过提升绞盘的旋转使得提升拉索能够收卷或释放,使得船艇在坡道结构上移动,实现船艇的回收或释放。当船艇移动结束后,通过收放绞盘旋转将收放拉索收卷,使得坡道结构恢复收卷状态。该船艇收放装置无需在甲板上开设凹槽或者在船尾设置坞舱,节省船舶的空间,扩大船舶甲板的有效使用面积,采用坡道结构可避免线型及吃水对船艇收放的影响,并且可以根据船舶干舷高低,设置不同数量的坡道组件,改变坡道结构的长度和坡度,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设计简便,安全可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艇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艇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道组件(100)包括横梁(120)和多个纵梁(110),所述纵梁(110)沿所述坡道结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纵梁(110)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横梁(120)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纵梁(110)之间,相邻的所述坡道组件(100)的多个所述纵梁(110)一一对应且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艇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道组件(100)还包括滚轮(130),所述滚轮(130)套设于所述横梁(120)且绕所述横梁(120)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艇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道组件(100)还包括支撑结构(140),所述支撑结构(140)连接于所述纵梁(110),当所述坡道结构处于收卷状态时,相邻的两个所述坡道组件(100)的所述支撑结构(140)相互抵接,且位于所述坡道结构底部和顶部的所述支撑结构(140)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艇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艇收放装置包括两个所述收放机构(200),两个所述收放机构(200)分别连接于所述坡道结构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艇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300)还包括导向拉索(330),所述导向拉索(330)两端分别可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收放拉索(220),所述提升拉索(320)连接于所述导向拉索(3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艇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机构(200)还包括多个插接件(230),所述坡道组件(100)还包括至少两个套筒(150),其中两个所述套筒(150)分别设置于所述坡道组件(100)的顶部和底部且沿所述坡道结构方向延伸,在所述坡道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一个所述插接件(230)插接于相邻两个所述坡道组件(100)底部和顶部对应设置的所述套筒(1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艇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拉索(220)设置为环形拉索,包括提升部(221)、绕卷部(222)和固定部(223),所述提升部(221)与所述坡道结构底部连接,所述绕卷部(222)绕卷于所述收放绞盘(210),所述固定部(223)穿设于所有所述套筒(150),多个所述插接件(230)间隔设置且连接于所述固定部(223),所述收放拉索(220)带动所述插接件(230)在所述坡道结构收放时与所述坡道结构相对移动。

9.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400)和若干个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船艇收放装置,所述船艇收放装置固定于所述船体(400)的尾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400)设置有若干个坡口(410),所述坡口(410)与所述船艇收放装置一一对应,当所述坡道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坡口(410)支撑于所述坡道结构下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艇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艇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道组件(100)包括横梁(120)和多个纵梁(110),所述纵梁(110)沿所述坡道结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纵梁(110)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横梁(120)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纵梁(110)之间,相邻的所述坡道组件(100)的多个所述纵梁(110)一一对应且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艇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道组件(100)还包括滚轮(130),所述滚轮(130)套设于所述横梁(120)且绕所述横梁(120)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艇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道组件(100)还包括支撑结构(140),所述支撑结构(140)连接于所述纵梁(110),当所述坡道结构处于收卷状态时,相邻的两个所述坡道组件(100)的所述支撑结构(140)相互抵接,且位于所述坡道结构底部和顶部的所述支撑结构(140)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艇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艇收放装置包括两个所述收放机构(200),两个所述收放机构(200)分别连接于所述坡道结构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艇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300)还包括导向拉索(330),所述导向拉索(330)两端分别可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收放拉索(220),所述提升拉索(320)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磊王锋何凯尤恽王新宇李薇钟华清张志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