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转动调节锁定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以及具有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的扶手。
技术介绍
1、在现代工业设计中,扶手作为一种常见的辅助工具,广泛应用于公共设施、家居环境、医疗设备以及各类交通工具中,以提高安全性、便利性和用户体验。传统的扶手结构通常包含一个可调节角度的支撑臂,用于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用户需求。然而,这些传统的设计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一些显著的缺点,尤其是在强度、稳定性和操作便捷性方面。
2、传统扶手结构的局限性如下:
3、1、单向锁定机制:大多数现有扶手采用的是单向锁定设计,即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进行锁定。这种设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满足用户对扶手进行快速反向调整的需求,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用户可能需要迅速改变扶手的角度来应对突发状况。
4、2、强度与稳定性问题:传统扶手在设计时往往侧重于结构的简单性和成本控制,而牺牲了强度和稳定性。这意味着在承受较大外力,如用户的体重或突然的冲击时,扶手容易发生位移或变形,进而影响其锁定效果,甚至造成安全隐患。
5、3、体积与重量:为了达到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许多传统扶手设计倾向于使用较粗大且厚重的材料,这不仅增加了产品的总体重量,也限制了其在空间受限环境中的应用,如狭窄的过道或小型车辆内部。
6、4、操作复杂性:部分扶手的锁定和解锁过程较为繁琐,需要用户执行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才能完成角度调整,这降低了用户体验,尤其是在需要快速响应的紧急情况下。
7、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新型的扶手结构,它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所述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通过双向锁定机制及多齿位啮合确保高强度,同时实现结构的小型化和轻量化,提升了便携性和空间适应性,整体设计兼顾了强度、体积、操作便利性和耐用性,极大地改善了用户体验。
2、本技术还提出具有上述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的扶手。
3、根据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包括:
4、基座;
5、固定齿盘,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
6、转动齿盘,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转动齿盘的端面与所述固定齿盘的端面啮合;
7、开关组件,包括压缩弹簧和转动手把,所述压缩弹簧和所述转动手把分别与所述转动齿盘的两端连接,所述转动手把朝向所述转动齿盘的一侧设置有锁止平面,以驱使所述转动齿盘与所述固定齿盘啮合固定;
8、所述锁止平面设置有容置槽,所述转动手把适于朝第一方向转动,并通过所述压缩弹簧,以驱使所述转动齿盘与所述容置槽插接配合并与所述固定齿盘啮合转动;
9、所述转动手把适于朝背离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所述转动手把与所述转动齿盘传动连接,以驱使所述转动齿盘朝所述固定齿盘的一侧运动并与所述固定齿盘重新啮合固定。
10、根据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固定齿盘和转动齿盘的精确啮合,结构体积小,受力的齿位多,承受力度强,在同样的强度要求下可以将整个结构体积大大缩小,并且,结合开关组件的巧妙设计,实现了转动齿盘与固定齿盘解锁时进行啮合转动的在两个方向上的角度调整,以及转动齿盘与固定齿盘调整后重新啮合固定并稳固地锁定;允许用户能够在两个方向自由地调整角度,同时确保了在任何角度位置上锁定的稳固性,不会在使用的过程中因受外力而改变角度,令使用者更放心在扶手面上作用力,增加了使用的便利性和灵活性,同时保证了结构的紧凑性和轻量化,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1、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所述基座还转动连接有连接块和传动块,所述连接块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平行于所述固定齿盘的中心线方向延伸并贯穿设置于所述连接块,所述传动块和所述转动齿盘依次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并与所述安装槽滑动配合,所述转动手把依次与所述传动块和所述转动齿盘传动连接。
12、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所述安装槽朝向所述转动手把的一侧的槽壁设置有开口,所述传动块和所述转动手把之间通过所述开口建立连接。
13、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所述转动齿盘与所述传动块之间为平面抵接传动。
14、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所述传动块与所述转动手把之间为斜面抵接传动。
15、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所述传动块背离所述转动齿盘的一侧设置有传动凸起,所述传动凸起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容置槽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抵接传动,以驱使所述传动块朝所述转动齿盘的一侧运动,并驱使所述转动齿盘与所述固定齿盘啮合固定。
16、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还包括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动手把和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复位扭簧的作用力大于所述压缩弹簧的作用力,以驱使所述转动手把朝背离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并重新啮合固定所述转动齿盘与所述固定齿盘。
17、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所述转动齿盘固定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转动手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
18、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所述固定齿盘和所述转动齿盘之间设置有环形的安装腔,所述压缩弹簧有多个,多个所述压缩弹簧周向均布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齿盘抵压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齿盘抵压连接。
19、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扶手,包括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
20、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扶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上述创新的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应用于扶手,显著提升了扶手的功能性和用户体验,使得扶手不仅具备出色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具有更小的体积和重量,更宽泛的应用范围,以及更直观的操作方式,成为各种需要辅助支撑场合的理想选择。
21、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转动连接有连接块和传动块,所述连接块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平行于所述固定齿盘的中心线方向延伸并贯穿设置于所述连接块,所述传动块和所述转动齿盘依次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并与所述安装槽滑动配合,所述转动手把依次与所述传动块和所述转动齿盘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朝向所述转动手把的一侧的槽壁设置有开口,所述传动块和所述转动手把之间通过所述开口建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齿盘与所述传动块之间为平面抵接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块与所述转动手把之间为斜面抵接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块背离所述转动齿盘的一侧设置有传动凸起,所述传动凸起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容置槽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动手把和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复位扭簧的作用力大于所述压缩弹簧的作用力,以驱使所述转动手把朝背离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并重新啮合固定所述转动齿盘与所述固定齿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齿盘固定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转动手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齿盘和所述转动齿盘之间设置有环形的安装腔,所述压缩弹簧有多个,多个所述压缩弹簧周向均布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齿盘抵压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齿盘抵压连接。
10.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转动连接有连接块和传动块,所述连接块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平行于所述固定齿盘的中心线方向延伸并贯穿设置于所述连接块,所述传动块和所述转动齿盘依次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并与所述安装槽滑动配合,所述转动手把依次与所述传动块和所述转动齿盘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朝向所述转动手把的一侧的槽壁设置有开口,所述传动块和所述转动手把之间通过所述开口建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齿盘与所述传动块之间为平面抵接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块与所述转动手把之间为斜面抵接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锁定双向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块背离所述转动齿盘的一侧设置有传动凸起,所述传动凸起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容置槽朝向所述第一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国鸿,
申请(专利权)人:开平瑞信家具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