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吸收组织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50947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吸收组织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涉及组织修复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修复膜无法兼容良好支撑和可降解等问题,所述可吸收组织修复膜为多层叠加架构,其包括中间层结构和外层结构;所述中间层结构的材质为可吸收金属,所述可吸收金属用于提供可吸收组织修复膜的强度支撑;所述外层结构设于中间层结构的上下表面,其为一层或多层结构的生物膜,其用于促进组织修复,并避免组织受到金属应力刺激。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组织伤口愈合期间起隔离、支撑作用,同时在伤口愈合后可以被人体代谢掉,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生物相容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吸收组织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属于组织修复。


技术介绍

1、骨缺损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利用外科手术方式将膜置于软组织与骨缺损之间建立生物屏障,以此创造一个相对封闭的骨再生环境,选择性阻挡迁移速度较快的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进入骨缺损区,同时又不妨碍伤口自然愈合的一种生物相容性材料。组织修复膜在牙齿种植、颌面外科、剖腹产、神经外科手术等医疗中应用广泛,可起到覆盖创面、避免感染、刺激局部组织生长的作用。

2、根据屏障膜的降解特性不同,目前组织修复膜材料主要分为金属、高分子聚合物、胶原类生物材料。金属组织修复膜材质主要为钛合金,该修复膜可以提供良好的支撑效果,但钛不可降解,后期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同时伴随着极高概率的术后在口腔软组织暴露的风险,限制了该产品的进一步应用。高分子聚合物组织修复膜机械性能良好,生物降解性优异,降解产物可被血液降解,最终形成水、二氧化碳排除体外,但其酸性降解产物会使局部ph值下降,容易引发口腔炎症。可降解胶原类组织修复膜可在体内降解,无需二次手术取出,且降解产物不会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但这类修复膜在临床使用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吸收组织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收组织修复膜为多层叠加架构,其包括中间层结构和外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组织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结构为多孔结构、金属丝编织结构、金属框架结构或膜结构中的一种,其厚度范围为10~5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收组织修复膜,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间层结构采用多孔结构时,其孔径范围为0.01~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组织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收金属包括主金属和合金金属,其中,所述主金属占可吸收金属总质量的80%以上,所述主金属为锌、镁、铁中的一种,所述合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吸收组织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收组织修复膜为多层叠加架构,其包括中间层结构和外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组织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结构为多孔结构、金属丝编织结构、金属框架结构或膜结构中的一种,其厚度范围为10~5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收组织修复膜,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间层结构采用多孔结构时,其孔径范围为0.01~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组织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收金属包括主金属和合金金属,其中,所述主金属占可吸收金属总质量的80%以上,所述主金属为锌、镁、铁中的一种,所述合金金属为镁、铁、铜、钙、锰、磷、锂、银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组织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为膜状结构,所述膜状结构的厚度范围为1~30μm,其材质为天然丝素蛋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组织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久文
申请(专利权)人:跃美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