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海绵的可视化视网膜下液吸取装置。
技术介绍
1、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两层之间有一潜在间隙,分离后间隙内所潴留的液体称为视网膜下液。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失甚至失明。在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或视网膜冷冻术等之前,需尽可能吸干视网膜裂孔周边视网膜下液,以确保视网膜裂孔周边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完全粘附(即视网膜复位),以增强视网膜激光光凝或视网膜冷冻术封闭视网膜裂孔的效果,提升手术成功率。
2、申请号为202411054871.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视网膜下液吸取装置。包括吸液筒,所述吸液筒内滑动连接有芯杆,所述芯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海绵体,所述第一海绵体穿过吸液筒的一端并且朝外设置;所述吸液筒远离第一海绵体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延长筒,所述芯杆远离第一海绵体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推板,所述芯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延长筒、推板抵接;所述吸液筒内安装有挤压机构,用于挤压第一海绵体。该专利避免了通过常规负压吸引的方式吸取会导致视网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海绵的可视化视网膜下液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吸液筒(100),所述透明吸液筒(100)的内部密封转动连接有挤压筒(500),所述挤压筒(50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芯杆(300),芯杆(30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海绵体(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海绵的可视化视网膜下液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管(51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水孔(512),所述第二滑管(730)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水孔(720);当挤压板(710)挤压第一海绵体(600)时,第一通水孔(512)与第二通水孔(720)连通;当第一海绵体(600)伸出挤压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海绵的可视化视网膜下液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吸液筒(100),所述透明吸液筒(100)的内部密封转动连接有挤压筒(500),所述挤压筒(50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芯杆(300),芯杆(30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海绵体(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海绵的可视化视网膜下液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管(51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水孔(512),所述第二滑管(730)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水孔(720);当挤压板(710)挤压第一海绵体(600)时,第一通水孔(512)与第二通水孔(720)连通;当第一海绵体(600)伸出挤压筒(500)时,第一通水孔(512)与第二通水孔(720)错位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海绵的可视化视网膜下液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吸水箱(900)包括两块曲面板(910),两块曲面板(910)通过折叠套筒(920)固定连通;靠近挤压板(710)的曲面板(910)上设置有单向阀(930),单向阀(930)允许水体从折叠吸水箱(900)流出;第二滑管(730)与相邻折叠吸水箱(900)固定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海绵的可视化视网膜下液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筒体(51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封闭环(520)和第二封闭环(530),第一封闭环(520)的外侧设有第一阶梯槽(521),第二封闭环(530)的外侧设有第二阶梯槽(531);所述第一阶梯槽(521)和第二阶梯槽(531)与对应挤压筒体(510)的端部密封转动连接。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真,张宪,孙旭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