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切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50914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切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耐切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分散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中的硬质组分以及分散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中的铜粉;其中,硬质组分是由陶瓷纤维和氧化铝晶须构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硬质组分和铜粉的质量比为80:(2‑3):(0.02‑0.03),硬质组分中陶瓷纤维和氧化铝晶须的质量比为1:1。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混合溶液和第二混合溶液同时输送至第二混料箱中,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二绞龙的旋转使得铜粉储管中的铜粉逐渐被输送分散到第二混料箱内,由此即可实现铜粉、第一混合溶液和第二混合溶液之间的充分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特别是涉及一种耐切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指由相对分子量在100万以上的聚乙烯所纺出来的纤维材料,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具有质量轻、耐冲击和介电性能高等诸多优点,因此使其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海域防御领域、武器装备领域和日常工业领域等各个领域中。

2、在日常工业领域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通常会被用来生产制备绳索和手套等耐切割产品,仅由聚乙烯粉末制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耐切割性能有限,因此为了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耐切割性能,通常会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中添加玻璃纤维等硬质组分。

3、在现有技术中,耐切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进行牵伸成型前需要先制备出纺丝原液,而对于纺丝原液的制备一般是将几种原料混合在一起,通过搅拌部件的持续旋转实现各种原料的充分混合,由此即可制备出纺丝原液,上述纺丝原液的制备方式虽然能够实现各种原料的充分混合,但是其制备效率不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耐切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用以解决上述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切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分散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中的硬质组分以及分散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中的铜粉;其中,所述硬质组分是由陶瓷纤维和氧化铝晶须构成;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硬质组分和铜粉的质量比为80:(2-3):(0.02-0.03),所述硬质组分中陶瓷纤维和氧化铝晶须的质量比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切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料结构(1)和第二混料结构(2)均安装在承载机构(3)上;其中,所述承载机构(3)包括承载机架(301),所述第一混料箱(302)对称安装在承载机架(3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切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分散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中的硬质组分以及分散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中的铜粉;其中,所述硬质组分是由陶瓷纤维和氧化铝晶须构成;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硬质组分和铜粉的质量比为80:(2-3):(0.02-0.03),所述硬质组分中陶瓷纤维和氧化铝晶须的质量比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切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料结构(1)和第二混料结构(2)均安装在承载机构(3)上;其中,所述承载机构(3)包括承载机架(301),所述第一混料箱(302)对称安装在承载机架(301)内顶部,所述第二混料箱(303)安装在承载机架(301)内底部,所述承载机架(301)内底部安装有抽离泵(304),所述抽离泵(304)进液口连接的抽离管与第二混料箱(303)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混料箱(303)与其两侧的第一混料箱(302)之间均通过自流管道(305)连通设置,所述自流管道(305)上安装有贴近第一混料箱(302)底部的控制阀(3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切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架(301)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周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307)和传动轮(308),两所述传动轮(308)之间通过传动带(309)连接,所述承载机架(301)内顶部安装的布料控制电机(310)输出端与对应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二混料箱(303)顶部安装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铜粉落料口(311),所述铜粉落料口(311)上方安装的布料通道(312)与铜粉储管(313)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切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料结构(1)包括第一储料机构(4),所述第二混料结构(2)包括第二储料机构(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切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料结构(1)和第二混料结构(2)均还包括间歇下料机构(6);其中,所述间歇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楚虞特种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