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木保护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0906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26
本技术涉及林木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林木保护监测装置,其包括底座、升降驱动组件、透明罩、光伏发电组件、清理组件以及往复驱动组件。底座连接立管,立管内设置内杆。升降驱动组件与底座连接并驱动内杆沿立管的径向升降。透明罩与内杆的顶端连接,透明罩的顶端设置用于散热的散热孔,且透明罩的底部设置进气孔,透明罩内设摄像头。光伏发电组件电性连接蓄电池组件,蓄电池组件电性连接摄像头。清理组件套设在透明罩的外部并与透明罩的外壁柔性且滑动接触。往复驱动组件与透明罩连接并驱动清理组件往复升降,以对透明罩的表面进行清理。本技术中摄像头的升降操作简单,便于维修,并且具有不消耗电能即对透明罩清理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林木监测,特别是涉及一种林木保护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林木保护检测是对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及其利用状况进行定期定位的分析、观测和评价等工作。现有的林木保护监测通常依靠高清摄像头来进行现场实时监控,然而现有的摄像头在室外工作的时候通常会因落灰而逐渐模糊,需要人工清理。

2、授权公告号为cn221354376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遮挡组件、加热管,提高了摄像组件的防水性,以及在冬天摄像头会因为内外温差导致出现雾水在镜头上,加热管可以将镜头前温差减小,避免雾水附着在镜头上。该装置通过设置自动清洁刷,可以将摄像头镜头前附着的水珠和灰尘进行清理,避免需要人工去进行清理。

3、但是该装置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该装置中的自动清洁刷需要电能驱动,本身需要消耗电能,会影响摄像头的工作时间,并且该装置缺乏对摄像头的防撞击以及辅助降温散热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林木保护监测装置。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林木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木保护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木保护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驱动组件(4)包括螺柱(401)、蜗杆(403)和转轴(405);螺柱(401)位于立管(2)内并向下插入底座(1)内,螺柱(401)与底座(1)转动连接,螺柱(401)上同轴设置蜗轮(402);蜗杆(403)设置在底座(1)内并与其转动连接,蜗杆(403)与蜗轮(402)啮合连接,且蜗杆(403)上同轴设置齿轮A(404);转轴(405)位于底座(1)内并与其转动连接,转轴(405)上同轴设置齿轮B(406),齿轮B(406)与齿轮A(404)啮合连接,且齿轮B(40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木保护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木保护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驱动组件(4)包括螺柱(401)、蜗杆(403)和转轴(405);螺柱(401)位于立管(2)内并向下插入底座(1)内,螺柱(401)与底座(1)转动连接,螺柱(401)上同轴设置蜗轮(402);蜗杆(403)设置在底座(1)内并与其转动连接,蜗杆(403)与蜗轮(402)啮合连接,且蜗杆(403)上同轴设置齿轮a(404);转轴(405)位于底座(1)内并与其转动连接,转轴(405)上同轴设置齿轮b(406),齿轮b(406)与齿轮a(404)啮合连接,且齿轮b(406)的外径大于齿轮a(404)的外径,转轴(405)的外端连接曲柄(4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林木保护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杆(3)上设置竖槽(301),且内杆(3)的外部设置限位板(302),立管(2)内设置限位槽,限位板(302)位于限位槽内并与其滑动,且螺柱(401)插入竖槽(301)内并与内杆(3)螺旋连接,同时螺柱(401)的顶端转动设置连接板(408),连接板(408)的与立管(2)的开口内壁连接,且连接板(408)与竖槽(301)的内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林木保护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设置窗口(101),曲柄(407)位于窗口(101)内,且底座(1)上转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建军罗宇玲蔡建文梁伟富
申请(专利权)人:阳山县生态公益林总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