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膛线加工,具体为一种膛线超声绗磨头。
技术介绍
1、膛线,又名来复线,由于其截面形状类似风车,又称风车线。膛线可以说是枪管的灵魂,膛线的作用在于赋予弹头旋转的能力,使弹头在出膛之后,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为了提高火炮身管的精度和耐用性,需要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对其进行精细加工。传统的火炮身管膛线加工方法主要有挤压、拉削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炮管加工的需求,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对火炮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其局限性也日益凸显,很难直接达到膛线精度要求,因此对膛线进行精加工是膛线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传统的膛线精加工普遍采用普通的磨削加工结构,磨削表面质量较差,且不同管径的线膛炮管内壁的螺旋形阴线需要更换不同尺寸的磨头,操作繁琐,影响膛线的整体加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传统的膛线精加工的磨削表面质量较差且无法适用于不同管径的线膛炮管磨削的问题,故提供了一种新的膛线超声绗磨头。
2、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膛线超声绗磨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磨头本体,磨头本体包括前后方向布置的中心轴(2)、铰接壳(3)、磨头径向调控组件,中心轴(2)的后端部球铰于铰接壳(3),磨头径向调控组件包括前后布置的前环形板(4)、后环形板(5)以及若干个推拉式电磁铁(6)、若干个直角梯形状的第一楔形块(7)、若干个直角梯形状的第二楔形块(8)、其布置方向均为前后方向布置的若干个超声换能器(9)、若干个珩磨油石(10),若干个推拉式电磁铁(6)、若干个第一楔形块(7)、若干个第二楔形块(8)、若干个超声换能器(9)、若干个块状珩磨油石(10)的数量与安装位置适配,前环形板(4)套固于中心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膛线超声绗磨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磨头本体,磨头本体包括前后方向布置的中心轴(2)、铰接壳(3)、磨头径向调控组件,中心轴(2)的后端部球铰于铰接壳(3),磨头径向调控组件包括前后布置的前环形板(4)、后环形板(5)以及若干个推拉式电磁铁(6)、若干个直角梯形状的第一楔形块(7)、若干个直角梯形状的第二楔形块(8)、其布置方向均为前后方向布置的若干个超声换能器(9)、若干个珩磨油石(10),若干个推拉式电磁铁(6)、若干个第一楔形块(7)、若干个第二楔形块(8)、若干个超声换能器(9)、若干个块状珩磨油石(10)的数量与安装位置适配,前环形板(4)套固于中心轴(2)的前端部,后环形板(5)的内圆与中心轴(2)之间设有径向间距,前环形板(4)与后环形板(5)径向重合的部分设有连接隔板(11)从而将前环形板(4)与后环形板(5)径向重合部分之间围成的空间分成若干个径向调节空间,若干个推拉式电磁铁(6)周向固定于中心轴(2)外圆周面的轴向中部且其轴向均沿前后方向布置,若干个第一楔形块(7)周向布置于中心轴(2)外圆周面且位于前环形板(4)与推拉式电磁铁(6)之间,若干个第一楔形块(7)的直角面与中心轴(2)的外圆周面接触,若干个第一楔形块(7)的宽端面与对应的推拉式电磁铁(6)的铁芯(601)抵接,若干个第二楔形块(8)、若干个超声换能器(9)、若干个珩磨油石(10)均对应布置于若干个第二楔形块(8)的远离中心轴(2)的一侧且沿径向依次对应布置于对应的若干个径向调节空间内,若干个第二楔形块(8)的斜面与若干个第一楔形块(7)的斜面适配,若干个推拉式电磁铁(6)、若干个第二楔形块(8)、若干个珩磨油石(10)均被前环形板(4)和后环形板(5)摩擦夹固,若干个超声换能器(9)分别置于若干个径向调节空间内且若干个超声换能器(9)均与前环形板(4)、后环形板(5)之间设有伸缩形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鸿宾,陈振亚,索超,詹扬毅,白宇鑫,乔峰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