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消能发电溢洪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8893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25
本技术公开一种组合式消能发电溢洪道结构,属于水利消能领域。底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翼墙,U形消能墩、弧形消能墩贴合安装在两侧翼墙之间,弧形消能墩安装在底板出流方向,弧形消能墩前部设有前板,U形消能墩安装在前板上且U形消能墩的U形面朝来流方向,U形消能墩前端的两侧翼墙之间安装有第一消能发电装置,U形消能墩的上部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第二消能发电装置,弧形消能墩的弧形面上设有第三消能发电装置,第一消能发电装置、第二消能发电装置、第三消能发电装置均穿过一侧的翼墙后与发电机连接。本技术不仅减轻了水流的冲击,防止对下游造成更大的危害,还能实现发电,充分利用能源,以达到能量消散和能源利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利消能,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消能发电溢洪道结构


技术介绍

1、溢洪道作为水利工程中确保大坝安全的重要设施,以其快速泄洪和调节库容的优势著称。然而,随着水流量的增加,溢洪道下泄的洪水带来巨大冲击力,对下游河道造成严重冲刷,不仅破坏生态环境,更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传统溢洪道无法有效利用水流能量,反而会因能量累积而加剧下游破坏。

2、现有的溢洪道消能措施通常是在出口段末端设置消力池,但消力池往往因水流能量的冲击而遭受损毁。水流冲击力在溢洪道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增大,水流冲击的动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组合式消能发电溢洪道结构,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溢洪道能量消耗和冲刷问题,还能充分利用水流冲击带来的能量,实现水能的有效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消能发电溢洪道结构,包括底板1、翼墙2、u形消能墩6、弧形消能墩11;底板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翼墙2,u形消能墩6、弧形消能墩11贴合安装在两侧翼墙2之间,弧形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消能发电溢洪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翼墙(2)、U形消能墩(6)、弧形消能墩(11);底板(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翼墙(2),U形消能墩(6)、弧形消能墩(11)贴合安装在两侧翼墙(2)之间,弧形消能墩(11)安装在底板(1)出流方向,弧形消能墩(11)前部设有前板(13),U形消能墩(6)安装在前板(13)上且U形消能墩(6)的U形面朝向来流方向,U形消能墩(6)前端的两侧翼墙(2)之间安装有第一消能发电装置,U形消能墩(6)的上部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第二消能发电装置,弧形消能墩(11)的弧形面上设有第三消能发电装置,第一消能发电装置、第二消能发电装置、第三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消能发电溢洪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翼墙(2)、u形消能墩(6)、弧形消能墩(11);底板(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翼墙(2),u形消能墩(6)、弧形消能墩(11)贴合安装在两侧翼墙(2)之间,弧形消能墩(11)安装在底板(1)出流方向,弧形消能墩(11)前部设有前板(13),u形消能墩(6)安装在前板(13)上且u形消能墩(6)的u形面朝向来流方向,u形消能墩(6)前端的两侧翼墙(2)之间安装有第一消能发电装置,u形消能墩(6)的上部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第二消能发电装置,弧形消能墩(11)的弧形面上设有第三消能发电装置,第一消能发电装置、第二消能发电装置、第三消能发电装置均穿过一侧的翼墙(2)后与发电机(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消能发电溢洪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能发电装置包括第一旋转轴(5)及第一叶片(4),第一旋转轴(5)一端嵌于一侧的翼墙(2)内壁,另一端穿过另一侧的翼墙(2)后与发电机(3)连接,两侧翼墙(2)之间的第一旋转轴(5)上安装有第一叶片(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智远魏海唐保衡郑成明李锐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