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感器,涉及一种小型差模电感,尤其涉及采用一种采用中继线圈的小型差模电感。
技术介绍
1、目前,工业应用中常用传统绕线差模电感,该差模电感通过在磁芯或无芯上绕制铜线或其他导线制成。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差模电感器,从低频到高频都有广泛应用。差模电感小型化是现代电子设备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尤其在便携式设备、移动通信设备和嵌入式系统中。差模电感器的小型化带来了许多挑战和机遇。其中主要有以下一些性能指标需要考虑:1、绕线密度:小型化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绕线圈数,以达到所需的电感值。这可能导致绕线密度增加,从而引发绕线重叠和绝缘问题。2、磁芯材料选择:小型化需要使用高性能的磁芯材料,以在较小体积下提供足够的磁导率和电感值。然而,这些材料可能会更昂贵或更难以加工。3、热管理:随着尺寸减小,差模电感器的散热能力变差,可能导致温升过高,影响差模电感器性能和可靠性。因此,设计时需要考虑有效的热管理方案。4、寄生参数:小型化可能增加寄生电容和寄生电阻,这会影响差模电感器的高频性能。需要精细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来控制这些寄生参数。5、机械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中继线圈的小型差模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磁芯,中继线圈,电木,输入端口,输出端口,第一绕组连接端口,第二绕组连接端口,中继线圈第一接入口,中继线圈第二接入口;所述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均螺旋缠绕在所述磁芯上;所述第一绕组的一端为所述输入端口,所述第一绕组的另一端的第一连接头为与所述中继线圈第一接入口相连的第一绕组连接端口;所述第二绕组的一端为所述输出端口,所述第二绕组的另一端第一连接头为所述中继线圈第二接入口相连的第二绕组连接端口;所述中继线圈的绕线均穿过所述电木,所述电木和所述电木中的所述中继线圈的绕线一分为二设计成插头和插座的组合式结
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中继线圈的小型差模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磁芯,中继线圈,电木,输入端口,输出端口,第一绕组连接端口,第二绕组连接端口,中继线圈第一接入口,中继线圈第二接入口;所述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均螺旋缠绕在所述磁芯上;所述第一绕组的一端为所述输入端口,所述第一绕组的另一端的第一连接头为与所述中继线圈第一接入口相连的第一绕组连接端口;所述第二绕组的一端为所述输出端口,所述第二绕组的另一端第一连接头为所述中继线圈第二接入口相连的第二绕组连接端口;所述中继线圈的绕线均穿过所述电木,所述电木和所述电木中的所述中继线圈的绕线一分为二设计成插头和插座的组合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中继线圈的小型差模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木包括电木上部和电木下部,所述电木上部和穿过所述电木上部的中继线圈构成插头;所述电木下部和穿过所述电木下部的中继线圈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张智翀,周凤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超至威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