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预热的供汽储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0827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循环预热的供汽储热系统,包括供水单元、汽包单元、供汽单元和储热单元,储热单元包括储热模块和包覆在储热模块外部的水夹套,其中,供水单元的出水端Ⅰ通过供水管道与汽包单元的进水端连通;供水单元的出水端Ⅱ通过供水管道与储热单元的水夹套的进水端连通,水夹套的出水端与供水单元的进水端Ⅰ连通,形成预热水循环回路;汽包单元的出水端与储热单元的换热进口端连通,储热单元的换热出口端与汽包单元的汽液混合入口端连通,形成供汽热循环回路;汽包单元的出汽端口与供汽单元的进汽端连通,用于提供热蒸汽。本技术不仅可以实现余热回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延长设备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热,具体为一种可循环预热的供汽储热系统


技术介绍

1、固体蓄热电锅炉是利用夜间低谷电(23:00-7:00共计8小时)将储热介质加热到800度高温储存热量,在用电高峰时段通过自控装置将热量按需释放,以达到移峰填谷降低采暖成本的效果。其应用场所较为广泛,例如居民楼、办公楼、酒店、医院、学校、商场、机场、车站、服务区、工厂、养殖场、温室大棚等场所,可为其提供所需热能。

2、但是蓄热电锅炉在提供高效能源利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技术缺陷和挑战。例如,由于蓄热式电锅炉长期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运行,不仅对周边环境的安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由于蓄热单元中换热管道长期处于高温差的使用环境下,换热管道的使用寿命十分有限,维护成本极高。此外,蓄热式电锅炉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部分热能散失,导致能源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可循环预热的供汽储热系统,不仅可以实现余热回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延长设备寿命,减少维护成本。p>

2、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循环预热的供汽储热系统,包括供水单元、汽包单元、供汽单元和储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单元包括储热模块和包覆在储热模块外部的水夹套,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预热的供汽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单元包括常压水箱,所述常压水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端Ⅰ和进水端Ⅱ,其中,所述进水端Ⅰ与所述水夹套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常压水箱的进水端Ⅱ通过浮球阀与用户供水连通,所述常压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端Ⅰ和出水端Ⅱ,分别连通汽包单元和水夹套,所述常压水箱的顶部设有通气口,与大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循环预热的供汽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压水箱上还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循环预热的供汽储热系统,包括供水单元、汽包单元、供汽单元和储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单元包括储热模块和包覆在储热模块外部的水夹套,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预热的供汽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单元包括常压水箱,所述常压水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端ⅰ和进水端ⅱ,其中,所述进水端ⅰ与所述水夹套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常压水箱的进水端ⅱ通过浮球阀与用户供水连通,所述常压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端ⅰ和出水端ⅱ,分别连通汽包单元和水夹套,所述常压水箱的顶部设有通气口,与大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循环预热的供汽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压水箱上还设置有溢流口。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可循环预热的供汽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单元和汽包单元之间的供水管道上设置有泵体单元ⅰ,所述供水单元和水夹套之间的供水管道上设置有泵体单元ⅱ,且所述泵体单元ⅰ和泵体单元ⅱ中均设置有回流截止装置,用于防止水回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循环预热的供汽储热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忠吴叶波汤胜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叶茂厨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