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切换结构及清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7910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1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道切换结构及清洁设备。风道切换结构包括:切换腔,所述切换腔上开设有连通其内腔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切换件,活动设于所述切换腔内,所述切换件相对于所述切换腔运动以可开启或封闭所述第二开口,使得所述第一开口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开口导通。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在基站上无需再设置单独的风机进行集污腔的清洁,更节约成本,基站的结构也更简单,更方便基站的组装和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清洁工具的,具体涉及一种风道切换结构及清洁设备


技术介绍

1、清洁设备(如洗地机、扫拖一体机或擦玻璃机等)上通常设置有集污腔,通过集污腔可将清洁设备清洁过程中产生的污物进行存储收集,在集污腔存储满后,再进行一并清理,以保证清洁设备有足够的清洁工作时长。清洁设备在除污时是通过清洁设备上的抽吸装置提供清洁吸污力,在进行集污腔的清洁时则是通过基站上的抽吸装置提供抽吸力,在清洁设备和基站上均要设置抽吸装置,使得清洁成本高,用户购买和使用成本也会提高。而且在清洁设备上需要设置有用于吸入污物的集污通道、以及用于将集污腔内的污渍排出的排污通道,清洁设备内部管件或通路过多,结构复杂,也不利于清洁设备的组装及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清洁设备上集污腔的清洁方式,使得清洁设备及基站的结构均更为复杂,不利于组装和维护,而且会提高用户的使用成本。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风道切换结构,包括:

3、切换腔,所述切换腔上开设有连通其内腔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4、切换件,活动设于所述切换腔内,所述切换件相对于所述切换腔运动以可开启或封闭所述第二开口,使得所述第一开口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开口导通。

5、可选地,所述切换腔上还开设有连通其内腔的第三开口;

6、所述切换件相对于所述切换腔运动,以可开启或封闭所述第三开口,使得所述第一开口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三开口导通。

7、可选地,所述切换腔开启所述第二开口时呈封闭所述第三开口设置,在封闭所述第二开口时呈开启所述第三开口设置。

8、可选地,所述切换件包括:

9、换向轴,转动设于所述切换腔上;

10、遮挡块,凸出设于所述换向轴一侧;

11、其中,所述换向轴受外力作用转动,带动所述遮挡块转动,使得所述遮挡块可分别封堵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

12、可选地,所述风道切换结构还包括:

13、驱动手柄,所述驱动手柄和所述换向轴其中之一上设有调节凹槽,其中另一设有与所述调节凹槽相插接配合的调节凸起;

14、其中,所述驱动手柄受外力作用转动,在所述调节凹槽和所述调节凸起的配合作用下,驱使所述换向轴一并转动。

15、可选地,所述切换腔具有第一内壁、第二内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二内壁的过渡壁;

16、所述第一开口设于所述第一内壁上,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设于所述过渡壁上,所述过渡壁呈弧状设置,所述遮挡块呈与所述过渡壁相适配的弧状设置。

17、可选地,所述遮挡块具有沿所述换向轴的周向呈背离设置的第一止挡壁和第二止挡壁;

18、其中,在所述切换件导通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时,所述第二止挡壁与所述第二内壁形成止抵配合,在所述切换件导通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时,所述第一止挡壁与所述第一内壁形成止抵配合。

19、可选地,所述遮挡块背向所述换向轴的一端的材质为弹性材质;或者,所述遮挡块背向所述换向轴的一端粘设有密封件。

20、可选地,所述遮挡块上设有沿所述切换腔的周向贯设的过孔,所述过孔可连通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

21、可选地,所述切换腔包括:

22、腔主体,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及所述第三开口沿所述腔主体的周向依次布设;

23、延展部,凸出设于所述腔主体一侧,所述延展部自所述第一开口的口周侧向外延伸设置。

24、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及所述第三开口沿所述切换腔的周向间隔布设。

25、可选地,所述切换件转动设于所述切换腔内,具有连通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具有连通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的第二工作位置。

26、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同一侧;或者,

27、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

28、可选地,所述风道切换结构还包括:

29、切换驱动器,设于所述切换腔的外侧,用于驱动所述切换件运动。

3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风道切换结构,包括:

31、切换腔,所述切换腔上开设有连通其内腔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第三开口;

32、切换件,活动设于所述切换腔内,所述切换件可相对于所述切换腔活动;

33、其中,所述切换件具有使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导通、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非导通的第一工作位置。

34、可选地,所述切换件还具有使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非导通、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导通的第二工作位置。

35、可选地,所述风道切换结构还包括:

36、切换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切换件活动,以使所述切换件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和所述第二工作位置间切换。

3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清洁设备,包括上述的风道切换结构。

38、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39、本技术提供的风道切换结构,包括有切换腔及切换件,通过在切换腔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且通过切换件相对于切换腔运动,使得第一开口可选择性的与第二开口导通,从而更好地控制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的气体或液体的输送状态。具体地,当该风道切换结构适用于清洁设备时,清洁设备内的抽吸装置适于与第一开口相连通,且在清洁设备与基站对接时,第二开口可与基站上的排污通道相连通。由此,当清洁设备与基站相对接以除污时,通过切换件切换状态,使得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从而在抽吸装置的作用下,使得基站内可形成负压,以将集污腔的污物抽吸进基站内,实现清洁设备集污腔的自清洁。清洁设备的清洁操作更方便,而且在基站上无需再设置单独的风机进行集污腔的清洁,因此更节约成本,使得基站的结构也更简单,更方便基站的组装和维护。而且通过风道切换结构可将管道进行集成,清洁设备内部结构也更紧凑,使得清洁设备也更方便维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腔(1)上还开设有连通其内腔的第三开口(11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腔(1)开启所述第二开口(1121)时呈封闭所述第三开口(1122)设置,在封闭所述第二开口(1121)时呈开启所述第三开口(1122)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件(2)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切换结构(100)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腔(1)具有第一内壁(111)、第二内壁(113)、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内壁(111)和所述第二内壁(113)的过渡壁(11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块(22)具有沿所述换向轴(21)的周向呈背离设置的第一止挡壁(222)和第二止挡壁(223);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块(22)背向所述换向轴(21)的一端的材质为弹性材质;或者,所述遮挡块(22)背向所述换向轴(21)的一端粘设有密封件。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块(22)上设有沿所述切换腔(1)的周向贯设的过孔(221),所述过孔(221)可连通所述第一开口(1111)和所述第三开口(1122)。

10.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腔(1)包括:

11.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1111)、所述第二开口(1121)及所述第三开口(1122)沿所述切换腔(1)的周向间隔布设。

12.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件(2)转动设于所述切换腔(1)内,具有连通所述第一开口(1111)和所述第二开口(1121)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具有连通所述第一开口(1111)和所述第三开口(1122)的第二工作位置。

13.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1121)和所述第三开口(1122)位于所述第一开口(1111)的同一侧;或者,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切换结构(100)还包括:

15.一种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件(2)还具有使所述第一开口(1111)和所述第二开口(1121)非导通、且所述第一开口(1111)和所述第三开口(1122)导通的第二工作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切换结构(100)还包括:

18.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1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腔(1)上还开设有连通其内腔的第三开口(11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腔(1)开启所述第二开口(1121)时呈封闭所述第三开口(1122)设置,在封闭所述第二开口(1121)时呈开启所述第三开口(1122)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件(2)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切换结构(100)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腔(1)具有第一内壁(111)、第二内壁(113)、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内壁(111)和所述第二内壁(113)的过渡壁(11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块(22)具有沿所述换向轴(21)的周向呈背离设置的第一止挡壁(222)和第二止挡壁(223);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块(22)背向所述换向轴(21)的一端的材质为弹性材质;或者,所述遮挡块(22)背向所述换向轴(21)的一端粘设有密封件。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切换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块(22)上设有沿所述切换腔(1)的周向贯设的过孔(221),所述过孔(221)可连通所述第一开口(1111)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演强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尔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