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生产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0776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18
本技术涉及肥料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装置框架,装置框架上分别安装有第一上料结构、第二上料结构,第一上料结构与第二上料结构之间连接有驱动结构,第一上料结构包括上料组件与进料结构组成,装置框架上设有热吹风结构,且热吹风结构通过通气管与第一上料结构连通,上料组件包括安装在装置框架上端的第一输送外板,第一输送外板内安装有弧形网格板,弧形网格板表面开设有通孔,其弧形网格板与第一输送外板之间形成空腔,第一输送外板上端面还设有出气管,第一输送外板下表面开设有连接开口,热吹风组件包括安装在装置框架上的离心风机。本技术解决现有的上料装置没有对肥料进行烘干的装置,从而使得对于肥料的后续加工加我诶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上料装置,具体为肥料生产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在肥料加工时,需要通过上料装置将肥料输送到工序内,然而对于有些肥料上料装置中没有烘干功能,对于有些需要进行烘干的肥料,加工时需要通过上料装置进入到烘干装置进行烘干,因此程序复杂。

2、为了能够应对此类问题,中国专利cn205188159u,一种自动上料肥料生产装置指出氨基酸呈旋转的雾状喷出,喷洒均匀度好,与液氨反应充分,烘干效果好,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起到烘干效果,但是该方式并没有设置在输送线内,还是通过上料轨道进入到造粒塔内进行烘干,因此这种方式还是较为不便捷。

3、为了能够肥料在通过上料装置后就能够实现烘干的效果,提高烘干效率,以及能够在肥料进入到下一步工序前就能够完成烘干,特此提出肥料生产用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肥料生产用上料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上料装置没有对肥料进行烘干的装置,从而使得对于肥料的后续加工加我诶不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肥料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肥料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装置框架(1),装置框架(1)上分别安装有第一上料结构、第二上料结构,第一上料结构与第二上料结构之间连接有驱动结构,第一上料结构包括上料组件与进料结构组成,其特征在于:装置框架(1)上设有热吹风结构,且热吹风结构通过通气管(8)与第一上料结构连通,上料组件包括安装在装置框架(1)上端的第一输送外板(2),第一输送外板(2)内安装有弧形网格板(24),弧形网格板(24)表面开设有通孔,其弧形网格板(24)与第一输送外板(2)之间形成空腔,第一输送外板(2)上端面还设有出气管(3),第一输送外板(2)下表面开设有连接开口(14),热吹风组件包括安装在装置框架(1)...

【技术特征摘要】

1.肥料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装置框架(1),装置框架(1)上分别安装有第一上料结构、第二上料结构,第一上料结构与第二上料结构之间连接有驱动结构,第一上料结构包括上料组件与进料结构组成,其特征在于:装置框架(1)上设有热吹风结构,且热吹风结构通过通气管(8)与第一上料结构连通,上料组件包括安装在装置框架(1)上端的第一输送外板(2),第一输送外板(2)内安装有弧形网格板(24),弧形网格板(24)表面开设有通孔,其弧形网格板(24)与第一输送外板(2)之间形成空腔,第一输送外板(2)上端面还设有出气管(3),第一输送外板(2)下表面开设有连接开口(14),热吹风组件包括安装在装置框架(1)上的离心风机(6),离心风机(6)上端螺栓安装有加热板(7),加热板(7)上端连接有通气管(8),通气管(8)通过连接开口(14)插入至空腔内,第一输送外板(2)内安装有通过连接件(17)连接的第一上料轴(15),第一上料轴(15)表面设有螺旋上料板(16),且螺旋上料板(16)板面贯穿有打碎杆(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料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结构包括安装在第一输送外板(2)底部表面的进料漏斗(4),进料漏斗(4)一侧通过第二安装板(18)安装有第一减速电机(5),第一减速电机(5)输出端延伸至进料漏斗(4)内且与进料漏斗(4)内壁连接,其输出端表面安装有刮取板(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肥料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取板(19)端部呈弧形折弯,且进料漏斗(4)与第一输送外板(2)内部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建王丹王安国康红炜王刚路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诺诚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