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飞达专利>正文

一种电梯式智能立体停车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767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式智能立体停车场,包括多层停车场,还包括:首层停取车系统,包括停车区、取车区、首层提升区、运载轨道和多个AGV运载小车,多个AGV运载小车可沿运载轨道运动;多层横移系统,包括横移动力装置、横移轨道、横移载车板、磁吸装置、过渡空车位,每层停车场两侧设置过渡空车位;电梯式抓取系统,包括水平轨道、吊车横梁、电梯式机器人,所述电梯式机器人具有可上下移动的抓取装置,所述抓取装置用于抓取和放下车辆;垂直轨道系统,包括车位载车板和垂直轨道;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立体停车设备存在的土地利用率不高、动力源多、事故多、高度受限、效率低、无智能运行等问题,可实现高效、安全、智能的立体停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停车场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式智能立体停车场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对城市空间利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汽车保有量已达3.2亿量,传统停车场因占地空间大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是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停车难的问题间接影响到了汽车消费,所以停车难也是我国产业升级之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

2、以深圳市为例,面积仅1997.47平方公里,甚至不及武汉江夏区面积,然而机动车保有量达419.58万辆左右,停车位总数约333万个,近100万的车位缺口,目前深圳市正以每年20万个车位的速度增长,可见市场需求十分巨大。

3、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立体停车技术方案有圆筒形立体停车、升降横移类立体停车、巷道堆垛式立体停车、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等,这几种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都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但都有应用限制和技术不足。第一,土地利用率不高,例如圆筒形立体停车只可沿中央升降装置设置一圈车位,升降横移类立体停车无法设置两排以上的车位,巷道堆垛式立体停车每两排之间必须留有巷道来运行堆垛车,都达不到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式智能立体停车场,包括多层停车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式智能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区和取车区均设置有多个车位,且每个车位上均设置有固定载车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式智能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AGV运载小车上设置有小车载车板,所述横移载车板、小车载车板和固定载车板都具有锯齿支撑结构,所述锯齿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等距设置的支撑爪,所述小车载车板上锯齿支撑结构的各支撑爪可由固定载车板上以及横移载车板上锯齿支撑结构的各支撑爪间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式智能立体停车场,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式智能立体停车场,包括多层停车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式智能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区和取车区均设置有多个车位,且每个车位上均设置有固定载车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式智能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agv运载小车上设置有小车载车板,所述横移载车板、小车载车板和固定载车板都具有锯齿支撑结构,所述锯齿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等距设置的支撑爪,所述小车载车板上锯齿支撑结构的各支撑爪可由固定载车板上以及横移载车板上锯齿支撑结构的各支撑爪间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式智能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式机器人还包括运行小车和绳索,所述运行小车设置在吊车横梁上,且可在吊车横梁上做水平横向运动;所述运行小车上设置有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通过绳索与抓取装置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式智能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安装架、驱动电机、减速机和卷筒,所述驱动电机和减速机均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卷筒转动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驱动电机与减速机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与卷筒相连,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可带动卷筒转动,所述绳索卷绕在卷筒上。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飞达陈洪宝李远青周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冯飞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