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具体为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及智能救援系统。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应用已得到大量的普及。可穿戴智能设备能够实现对用户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且能够在监测到用户的健康状况发生异常时向外部救援平台发送救援信息,以便救援人员及时针对用户进行救援。
2、现有技术中,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0533254.3的“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及智能救援系统”,智能设备包括:检测模块、处理器、告警装置及通信模块;检测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生理信息;处理器,用于根据生理信息确定用户的生理参数;在生理参数超过安全阈值时,向告警装置发送启动信号;在接收到救援触发信号时生成救援信息,并发送至外部救援平台;告警装置,用于在接收到启动信号时,进行告警,并记录对应的告警时长;在告警时长达到设定时长时,向处理器发送救援触发信号;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停止信号时,停止告警;通信模块,用于将救援信息分发至外部救援平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在用户的生理状态发生时效性变化时,不会向救援平台误发救援信息。
3、现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及智能救援系统,包括智能穿戴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1)的侧面设置有光伏充电机构(2),所述智能穿戴设备(1)的底部设置有垫护机构(3),所述智能穿戴设备(1)包括外壳(101),所述外壳(101)的内侧设置有空腔(110),所述光伏充电机构(2)包括外护框(203),所述外护框(203)的内侧设置有光伏板(202),所述外护框(203)的外侧设置有透明封盖板(201),所述光伏板(202)设置在透明封盖板(201)的外侧,所述外护框(203)的顶部电性连接有连接线(204),所述连接线(204)的一端连接有稳压芯片(2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及智能救援系统,包括智能穿戴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1)的侧面设置有光伏充电机构(2),所述智能穿戴设备(1)的底部设置有垫护机构(3),所述智能穿戴设备(1)包括外壳(101),所述外壳(101)的内侧设置有空腔(110),所述光伏充电机构(2)包括外护框(203),所述外护框(203)的内侧设置有光伏板(202),所述外护框(203)的外侧设置有透明封盖板(201),所述光伏板(202)设置在透明封盖板(201)的外侧,所述外护框(203)的顶部电性连接有连接线(204),所述连接线(204)的一端连接有稳压芯片(205),所述稳压芯片(20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6),所述连接块(206)的一端连接有蓄电池(207),所述蓄电池(207)设置在空腔(110)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及智能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护机构(3)包括柔性垫(301),所述柔性垫(301)的内侧开设有多个透气孔(302),所述柔性垫(30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条(303),所述外壳(101)的底部连接有密封盖板(111),所述柔性垫(301)设置在柔性垫(301)连接在密封盖板(11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及智能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垫(30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插接棒(305),所述密封盖板(111)的底部两侧对称贯穿开设有连接孔(116),所述插接棒(305)的一端贯穿于连接孔(116)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及智能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板(1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内框(112),所述密封内框(112)嵌入安装在空腔(110)的内侧,所述密封内框(112)的内壁两侧对称安装有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建文,李科,高俊峰,高晓佩,高川,桑榆鉴,南北光,郭博敏,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