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装拆的改进型接地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7264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15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快速装拆的改进型接地钩结构,包括:滑杆,其一端设有一C型卡槽,另一端形成接线结构;移动杆,其下端滑动套设于滑杆且顶部设有一棘齿结构,环绕棘齿结构的弧形中心设有一转轴;操作件,铰接于转轴且分别形成凸轮结构以及控制手柄;压紧套,具有连接端以及卡槽端,连接端两侧对称形成线型的活动槽;控制按钮,铰接于控制手柄上,分别形成棘爪端以及按压端,按压端与控制手柄之间设有弹性件,本技术相较于原有的接地钩,能够避免因设置螺纹而产生的滑丝问题,且能够实现快速连接与拆除,显著提升接触网维修作业效率,且整个操作过程无需使用扳手等外部工具,极大简化了操作流程及作业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接地钩的,特别是一种可快速装拆的改进型接地钩结构


技术介绍

1、在接触网维修作业中,停电检修作业措施不可或缺,其中挂接地线及作业结束后的拆挂地线是确保作业安全的关键环节。这一过程在维修作业的“天窗”时间内占用了相当一部分时间,尤其是对于站场等复杂环境下的维修作业。传统接地钩,如图1所示,由滑杆a、压紧端b和螺帽c组成,其中滑杆a一端固定有螺栓d,压紧端b与滑杆a端部之间均具有与钢轨截面造型相适应的c型卡槽e,压紧端b可沿滑杆a滑动,通过螺帽c与螺栓d螺纹拧紧从而将压紧端b紧固于钢轨上,而滑杆a的另一端则用于连接接地线。

2、然而,现有的传统接地钩在长期使用中暴露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经过长时间的反复使用,接地钩螺栓上的螺纹容易磨损,出现滑丝现象,导致螺帽无法有效紧固,从而影响接地效果,存在安全隐患。

4、2、传统接地钩的安装与拆卸过程较为繁琐,需要使用扳手等工具对螺帽进行拧紧与松开,这一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还可能在紧急情况下延误作业进度,增加操作难度。

5、3、由于接地线的接头设计,其接头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装拆的改进型接地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装拆的改进型接地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0)的一端垂直设有弯折段(11),所述C型卡槽(12)设于弯折段(11)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装拆的改进型接地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40)接近凸轮结构(41)的一侧沿竖向开设有一通槽(43),所述移动杆(30)沿竖向穿过通槽(43),所述转轴(32)沿通槽(43)一侧穿入且依次穿过移动杆(30)后沿通槽(43)另一侧穿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装拆的改进型接地钩结构,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装拆的改进型接地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装拆的改进型接地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0)的一端垂直设有弯折段(11),所述c型卡槽(12)设于弯折段(11)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装拆的改进型接地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40)接近凸轮结构(41)的一侧沿竖向开设有一通槽(43),所述移动杆(30)沿竖向穿过通槽(43),所述转轴(32)沿通槽(43)一侧穿入且依次穿过移动杆(30)后沿通槽(43)另一侧穿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装拆的改进型接地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51)包括相对分布的两侧板(511)以及连接两侧板(511)共同侧板(511)的连接板(512),所述连接板(512)以及两侧板(511)之间围合形成呈“u”型的开口槽(513),所述移动杆(30)及操作件(40)的转动位置容置于开口槽(5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装拆的改进型接地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53)为对称设置在两侧板(511)侧壁上的线型腰槽,所述腰槽的开口大小与转轴(32)的直径相适应,所述腰槽沿与卡槽端(52)开口平行的方向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装拆的改进型接地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42)的端面开设有可供控制按钮(60)活动的安装槽(421),所述弹性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国宝李炳林江源奋杨宝民柯志鸿黄勇王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厦门供电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