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翻身辅助器,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失能老人的翻身辅助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称为“失能老人”。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分析,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通过为患者定期翻身,可避免褥疮的发生,在医学护理中建议2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
2、失能老人无法自主翻身,必须依靠家人或医院护理人员协助翻身、拍背,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褥疮的发生,定期为患者翻身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尤其在夜间也要为患者多次翻身,目前的护理工作中,主要利用床单、浴巾等进行人工手动翻身,但费时费力,且操作难度较高,因此,亟须一种辅助老人翻身的装置,针对上述的问题,现提出一种用于失能老人的翻身辅助器及其使用方法来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失能老人的翻身辅助器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上述的目前的失能老人无法自主翻身,必须依靠家人或医院护理人员协助翻身、拍背,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褥疮的发生,定期为患者翻身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尤其在夜间也要为患者多次翻身,目前的护理工作中,主要利用床单、浴巾等进行人工手动翻身,但费时费力,且操作难度较高,因此,亟须一种辅助老人翻身的装置的问题。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失能老人的翻身辅助器,包括四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立
3、优选的,两根所述卷轴辊前端均穿过左侧所述连接板并固定连接有从动轮,左侧两根所述立柱侧边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块所述安装板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左侧所述两块连接板侧边在驱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罩。
4、优选的,左侧两根所述立柱侧边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扣,两个所述第一卡扣内部均卡接有第一连接杆,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杆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外螺纹,右侧两根所述立柱侧边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扣,两个所述第一卡扣内部均卡接有第二连接杆。
5、优选的,两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均开设有外螺纹,两根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套,两个所述连接套内部均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四根所述立柱内侧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套。
6、优选的,所述柔性床单包括抗菌透气层、记忆棉缓冲层及防水防污底层;所述抗菌透气层采用银离子纤维编织而成,所述记忆棉缓冲层厚度为3—5cm,所述防水防污底层由tpu膜与无纺布复合制成。
7、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立柱底部,所述固定板上方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侧与立柱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框底部四角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固定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内部中间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动套。
8、优选的,所述转动套外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安装壳体内部侧边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蜗杆的一端穿过安装壳体侧壁并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远离蜗杆的一端与转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立柱外侧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末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条,所述驱动杆穿过所述承载条下端且通过轴承与承载条转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转动套内部通过螺纹块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穿过安装壳体底面并固定连接有万向移动轮 ,所述螺纹杆上端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顶部与安装孔顶壁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折叠组件包括两组安装盒,两组所述安装盒分别与前后两根所述立柱侧边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安装盒之间设置有剪式连杆,两组所述安装盒上端均贯穿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剪式连杆前后两侧上端均通过第一转轴与两组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剪式连杆前后两侧下端均通过第二转轴与两组所述安装盒下端转动连接。
11、一种用于失能老人的翻身辅助器的使用方法,用于实现上述的一种用于失能老人的翻身辅助器:
12、s1:首先,通过剪式连杆将两侧的立柱拉开,拉开之后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从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内部取下,之后将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纹间的配合关系旋进第二连接杆端部的连接套内部,接着将未安装折叠组件的一侧对准床体并通过万向移动轮滑入,使得柔性床单落在床面上方,由于两根卷轴辊的高度会略高于床面,此时柔性床单会形成u型状态,此时将组合完成后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两端对准同侧的螺纹套,并通过旋转对两侧的立柱进行固定。
13、s2:在固定立柱之后,将螺丝刀或者钢管插入转动件外侧开设的通孔中从而可以驱动转动件进行转动,转动件在转动后会同步带动两侧的驱动杆转动,驱动杆转动的同时会驱动蜗杆转动,蜗杆在转动时会通过与蜗轮的啮合关系带动转动套转动,转动套在转动时通过螺纹连接关系驱动螺纹杆进行升降,螺纹杆在升降时会拉动万向移动轮进行移动,随着万向移动轮的提升支撑柱的底部会与地面接触,从而使得立柱不会轻易滑动,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
14、s3:当需要辅助失能老人翻身时,减速机的输出端会带动驱动轮进行转动,驱动轮在转动时会通过传动带带动从动轮进行转动,从动轮在转动时会驱动卷轴辊对柔性床单进行收卷,两侧的卷轴辊在转动时会相互配合,会进行相同方向的旋转,由于柔性床单呈u形,随着卷轴辊继续收卷,老人会从床中间逐渐向床边进行移动,而此时老人的状态也会从平躺状逐渐变成倾斜状,从而辅助老人进行翻身。
15、s4:在不需要使用该装置时,需先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从螺纹套之间旋下,然后再将第一连接杆从连接套中旋下,再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重新卡接进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中,随后驱动转动件转动,使得螺纹杆带动万向移动轮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支撑柱悬空,此时再推动前后两侧的立柱相互靠近,从而使得剪式连杆折叠在一起,完成对该装置的收纳。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17、1、本专利技术通过减速机驱动卷轴辊收卷柔性床单,驱动轮与从动轮通过传动带联动,两侧卷轴辊同步旋转,确保翻身过程平稳无卡顿,实现老人自主翻身,无需人工搬运或手动调整体位,显著减轻护理人员夜间翻身的劳动强度,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大大减轻,节省了时间和精力,降低了人力成本,该专利技术能够定时、适度地帮助老人翻身,有效预防褥疮的发生,保护老人的皮肤健康。
18、2、本专利技术中的移动组件采用蜗轮蜗杆传动的螺纹杆结构,通过转动件驱动万向轮升降,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失能老人的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立柱(1),左侧两根所述立柱(1)之间设置有折叠组件(21),四根所述立柱(1)底部均安装有移动组件(20),且前后两侧两组移动组件(20)之间设置有转动件(18),所述转动件(18)外侧开设有若干通孔,前后两根所述立柱(1)上方之间固定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条(2),两根所述连接条(2)上方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左右两侧两块所述连接板(3)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卷轴辊(4),两根所述卷轴辊(4)之间缠绕有柔性床单(5),四根所述立柱(1)下端内部均开设有安装孔(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失能老人的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卷轴辊(4)前端均穿过左侧所述连接板(3)并固定连接有从动轮(9),左侧两根所述立柱(1)侧边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两块所述安装板(6)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减速机(7),所述减速机(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驱动轮(8),所述驱动轮(8)与从动轮(9)之间通过传动带(10)传动连接,左侧所述两块连接板(3)侧边在驱动轮(8)、从动轮(9)和传动带(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失能老人的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左侧两根所述立柱(1)侧边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扣(12),两个所述第一卡扣(12)内部均卡接有第一连接杆(13),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杆(13)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外螺纹,右侧两根所述立柱(1)侧边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扣(14),两个所述第一卡扣(12)内部均卡接有第二连接杆(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失能老人的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第二连接杆(15)的下端均开设有外螺纹,两根所述第二连接杆(15)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套(16),两个所述连接套(16)内部均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四根所述立柱(1)内侧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套(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失能老人的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床单(5)包括抗菌透气层、记忆棉缓冲层及防水防污底层;所述抗菌透气层采用银离子纤维编织而成,所述记忆棉缓冲层厚度为3-5cm,所述防水防污底层由TPU膜与无纺布复合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失能老人的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20)包括固定板(2001),所述固定板(2001)固定连接于立柱(1)底部,所述固定板(2001)上方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框(2002),所述连接框(2002)内侧与立柱(1)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框(2002)底部四角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003),所述固定板(2001)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壳体(2004),所述安装壳体(2004)内部中间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动套(20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失能老人的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2005)外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蜗轮(2006),所述安装壳体(2004)内部侧边转动连接有蜗杆(2007),所述蜗杆(2007)与蜗轮(2006)啮合,所述蜗杆(2007)的一端穿过安装壳体(2004)侧壁并固定连接有驱动杆(2014),所述驱动杆(2014)远离蜗杆(2007)的一端与转动件(18)固定连接,所述立柱(1)外侧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梁(2012),所述支撑梁(2012)末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条(2013),所述驱动杆(2014)穿过所述承载条(2013)下端且通过轴承与承载条(2013)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失能老人的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2005)内部通过螺纹块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008),所述螺纹杆(2008)的下端穿过安装壳体(2004)底面并固定连接有万向移动轮(2009) ,所述螺纹杆(2008)上端开设有限位孔(2010),所述限位孔(2010)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2011),所述限位杆(2011)顶部与安装孔(19)顶壁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失能老人的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21)包括两组安装盒(2101),两组所述安装盒(2101)分别与前后两根所述立柱(1)侧边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安装盒(2101)之间设置有剪式连杆(2102),两组所述安装盒(2101)上端均贯穿开设有滑动槽(2103),所述剪式连杆(2102)前后两侧上端均通过第一转轴(2104)与两组所述滑动槽(2103)滑动连接,所述剪式连杆(2102)前后两侧下端均通过第二转轴(2105)与两组所述安装盒(2101)下端转动连接。
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失能老人的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立柱(1),左侧两根所述立柱(1)之间设置有折叠组件(21),四根所述立柱(1)底部均安装有移动组件(20),且前后两侧两组移动组件(20)之间设置有转动件(18),所述转动件(18)外侧开设有若干通孔,前后两根所述立柱(1)上方之间固定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条(2),两根所述连接条(2)上方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左右两侧两块所述连接板(3)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卷轴辊(4),两根所述卷轴辊(4)之间缠绕有柔性床单(5),四根所述立柱(1)下端内部均开设有安装孔(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失能老人的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卷轴辊(4)前端均穿过左侧所述连接板(3)并固定连接有从动轮(9),左侧两根所述立柱(1)侧边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两块所述安装板(6)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减速机(7),所述减速机(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驱动轮(8),所述驱动轮(8)与从动轮(9)之间通过传动带(10)传动连接,左侧所述两块连接板(3)侧边在驱动轮(8)、从动轮(9)和传动带(10)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失能老人的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左侧两根所述立柱(1)侧边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扣(12),两个所述第一卡扣(12)内部均卡接有第一连接杆(13),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杆(13)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外螺纹,右侧两根所述立柱(1)侧边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扣(14),两个所述第一卡扣(12)内部均卡接有第二连接杆(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失能老人的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第二连接杆(15)的下端均开设有外螺纹,两根所述第二连接杆(15)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套(16),两个所述连接套(16)内部均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四根所述立柱(1)内侧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套(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失能老人的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床单(5)包括抗菌透气层、记忆棉缓冲层及防水防污底层;所述抗菌透气层采用银离子纤维编织而成,所述记忆棉缓冲层厚度为3-5cm,所述防水防污底层由tpu膜与无纺布复合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失能老人的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智龙,邹冰,黄旭欣,丁美方,叶翠翠,曹懿,萧凯宜,陈玉其,黎泽佳,汤明城,谢育恒,郑海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