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尤其涉及建筑结构的消能减震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位移的分级消能节点阻尼器。
技术介绍
1、消能减震结构体系是一种新的结构抗震体系,在结构一定位置安装消能部件。在建筑结构遭遇强震时,随着建筑结构层间变形增大,梁、柱节点之间产生相对转动,消能减震装置会率先进入非线性状态,产生滞回运动,耗散地震能量,减小结构振动响应,从而保护主体结构。
2、后张预应力框架节点具有良好的自复位效果,但是也需要增加耗能装置提升抗震韧性。目前节点耗能大多采用无黏结钢筋或耗能角钢的形式。这些措施虽然可以有效耗能,但是预制于节点中的耗能构件,一旦发生损坏便难于修复。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变形较小,金属阻尼器可能不会屈服或进入弱非线性状态,耗能效率较低,而摩擦阻尼器的滞回曲线近似于矩形, 在多遇地震下耗能效率较高。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加,金属阻尼器逐渐进入塑性并耗能,而摩擦阻尼器由于滑动摩擦力并不会发生变化,减震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急需设计一种能应对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体积小、安装方便、适合模块化设计且便于更换的新型节点阻尼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位移的分级消能节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该节点阻尼器包括柱连接基座(1)、梁连接基座(2)、剪切板(3)、耗能棒(4)、以及配套的限位构件(6)和摩擦片(7),剪切板(3)的下部两侧分别布置有摩擦片(7)、限位构件(6)和梁连接基座(2)以构成一阶阻尼器,限位构件(6)嵌置在梁连接基座(2)上且限位构件(6)的限位环(62)套置摩擦片(7)后插入剪切板(3)的剪切板摩擦定位孔(32)内;剪切板(3)的上部两侧分别布置有柱连接基座(1)且三者之间采用至少一根耗能棒(4)串接以构成二阶阻尼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位移的分级消能节点阻尼器,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位移的分级消能节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该节点阻尼器包括柱连接基座(1)、梁连接基座(2)、剪切板(3)、耗能棒(4)、以及配套的限位构件(6)和摩擦片(7),剪切板(3)的下部两侧分别布置有摩擦片(7)、限位构件(6)和梁连接基座(2)以构成一阶阻尼器,限位构件(6)嵌置在梁连接基座(2)上且限位构件(6)的限位环(62)套置摩擦片(7)后插入剪切板(3)的剪切板摩擦定位孔(32)内;剪切板(3)的上部两侧分别布置有柱连接基座(1)且三者之间采用至少一根耗能棒(4)串接以构成二阶阻尼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位移的分级消能节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梁连接基座(2)包括梁连接基座定位板(22),在梁连接基座定位板(22)的内侧布置有能够嵌置限位构件(6)的限位槽(24),限位构件(6)上的限位环(62)依次插入摩擦片(7)上的摩擦片定位孔(71)与剪切板摩擦定位孔(32)中,梁连接基座(2)、限位构件(6)、摩擦片(7)与剪切板(3)采用螺栓依次穿过梁定位螺栓孔(23)、限位环(62)、剪切板摩擦定位孔(3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位移的分级消能节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构件(6)由限位板(61)和限位环(62)一体成型、或者由限位环(62)焊接在限位板(61)组装成型;所述限位构件(6)的限位板(61)嵌入梁连接基座(2)的限位槽(24)内,所述限位板(61)的形状和大小与限位槽(24)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位移的分级消能节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62)的外径不大于摩擦片定位孔(71)的内径、不大于弧形剪切板限位孔(32)的内径;所述限位环(62)的轴向长度不大于摩擦片(7)的厚度和剪切板(3)的二分之一厚度之和且大于摩擦片(7)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位移的分级消能节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耗能棒(4)与柱连接基座(1)的柱连接基座剪切板(12)和/或剪切板(3)之间采用间隙配合,且所述的剪切板(3)能够相对耗能棒(4)进行轴向平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基于位移的分级消能节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棒(4)两端的耗能棒螺纹(43)分别与耗能棒螺母(41)螺纹连接,任一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伟志,张文昊,廖嘉俊,张天杨,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