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防止褥疮或帮助病人翻身的装置,如用于此目的的特殊床垫的,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俯卧位防褥疮气床垫的充气装置。
技术介绍
1、俯卧位通气是指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者人工徒手操作,使患者在俯卧位进行机械通气,从而改善氧合,患者在由仰卧位翻转至俯卧位时,由于俯卧位通气治疗模式管路多,监测指标多,护理难度系数增加,要使患者翻转,在临床操作过程中患者要转身需要大量的人力才能使患者翻转;目前医疗工作中使用的俯卧位通气床垫大都设有相应位置的垫块使相应的位置垫在软垫上,减轻受压事件,要事先对准位置,且床面整洁得不到保障,对应患者需要翻转来实现人体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适情况,需要一种技术来解决该问题,实现护理设备摆放情况不会影响患者床面整洁,患者骨凸部位不会长期受压,调整受压情况来减少压疮事件发生。
2、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921002706.6,公开了一种俯卧位通气床垫,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垫和多个支撑气囊,所述支撑垫平铺于所述支撑底板上,所述支撑垫上设有多个支撑气囊,所述支撑垫前端设置有面部通孔和连通于所述面部通孔的管道通槽一,所述支撑垫中部设置有会阴部通孔和连通于所述会阴部通孔的管道通槽二。通过在支撑底板上设置支撑气囊,使得人体在俯卧位时气囊内的充气使人体上升,气囊内的放气使人体下降从而达到防止一个部位长期受压而减少压疮的作用;通过支撑底板、支撑垫和多个支撑气囊,在患者行俯卧位时通过面部通孔和会阴部通孔减轻头部的受压时间长容易产生压疮,会阴部容易受压,通过管道通槽一和管道通槽二解决气管道码放情况,通过多个支撑气囊的充气放气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俯卧位防褥疮气床垫的充气装置,该一种用于俯卧位防褥疮气床垫的充气装置通过设置有二位四通换向阀、主进气管、回气管和手动二位三通换向阀,利用手动二位三通换向阀方便控制俯卧胸腹气囊和俯卧腿部气囊单独进气,利用二位四通换向阀方便俯卧胸腹气囊和俯卧腿部气囊实现单独泄气,从而实现俯卧胸腹气囊和俯卧腿部气囊达到不同的工作状态,帮助患者方便实现多种俯卧位方式,有利于提高俯卧位防褥疮气床垫适用范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用于俯卧位防褥疮气床垫的充气装置,包括气床垫、设置在气床垫上的俯卧胸腹气囊和俯卧腿部气囊以及与俯卧胸腹气囊和俯卧腿部气囊连通的供气控制器,所述供气控制器包括盒体、设置在盒体内的气泵、与气泵连通的供气管、设置在供气管上的二位四通换向阀、与二位四通换向阀连通的主进气管和回气管,所述主进气管和回气管靠近俯卧胸腹气囊和俯卧腿部气囊处连通有手动二位三通换向阀i和手动二位三通换向阀ii,所述手动二位三通换向阀i供气端通过进气支管i与俯卧胸腹气囊连通,所述手动二位三通换向阀ii供气端通过进气支管ii与俯卧腿部气囊连通。
3、进一步,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上设置有与供气管连通的进气孔、与主进气管连通的供气孔、与回气管连通的回气孔和用于泄压的泄气孔。
4、进一步,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包括换向阀电机、套装在电机转动轴上的阀座和与电机转动轴连接且转动在阀座上的阀盖,所述阀盖和阀座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进气孔、供气孔、回气孔和泄气孔均设置在阀座上,所述进气孔、供气孔、回气孔和泄气孔两两对称设置,所述阀座顶部设置有分别与进气孔、供气孔、回气孔和泄气孔连通的进气通孔、进气通孔i、进气通孔ii和进气通孔iii,所述阀盖内设置有与进气通孔、进气通孔i、进气通孔ii和进气通孔iii对应设置且用于连通或密闭的通气槽、封闭槽i和封闭槽ii,所述通气槽、封闭槽i和封闭槽ii相互之间密封设置。
5、进一步,所述盒体内位于阀座两侧设置有充气位检测传感器和泄气位检测传感器,所述阀盖上设置有与充气位检测传感器和泄气位检测传感器接触且用于控制的位置接触触点,在位置接触触点与泄气位检测传感接触时,通气槽连通进气通孔和进气通孔i,在位置接触触点与充气位检测传感器接触时,通气槽连通进气通孔ii和进气通孔iii。
6、进一步,所述电机转动轴顶部设置有与电机轴垂直设置的驱动杆,所述阀盖顶部上设置有容纳驱动杆的驱动杆安装槽。
7、进一步,所述阀座上设置有1对对称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盒体内的螺栓孔。
8、进一步,所述盒体内设置有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供气管上连通有压力检测管路,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压力检测管路末端。
9、进一步,所述手动二位三通换向阀i和手动二位三通换向阀ii均安装在气床垫侧壁上靠近俯卧胸腹气囊和俯卧腿部气囊处,所述气床垫端部设置有用于主进气管和回气管穿过的气管束槽。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本技术一种用于俯卧位防褥疮气床垫的充气装置通过设置有二位四通换向阀、主进气管、回气管和手动二位三通换向阀,利用手动二位三通换向阀方便控制俯卧胸腹气囊和俯卧腿部气囊单独进气,利用二位四通换向阀方便俯卧胸腹气囊和俯卧腿部气囊实现单独泄气,从而实现俯卧胸腹气囊和俯卧腿部气囊达到不同的工作状态,帮助患者方便实现多种俯卧位方式,有利于提高俯卧位防褥疮气床垫适用范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俯卧位防褥疮气床垫的充气装置,包括气床垫、设置在气床垫上的俯卧胸腹气囊和俯卧腿部气囊以及与俯卧胸腹气囊和俯卧腿部气囊连通的供气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控制器包括盒体、设置在盒体内的气泵、与气泵连通的供气管、设置在供气管上的二位四通换向阀、与二位四通换向阀连通的主进气管和回气管,所述主进气管和回气管靠近俯卧胸腹气囊和俯卧腿部气囊处连通有手动二位三通换向阀I和手动二位三通换向阀II,所述手动二位三通换向阀I供气端通过进气支管I与俯卧胸腹气囊连通,所述手动二位三通换向阀II供气端通过进气支管II与俯卧腿部气囊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俯卧位防褥疮气床垫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上设置有与供气管连通的进气孔、与主进气管连通的供气孔、与回气管连通的回气孔和用于泄压的泄气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俯卧位防褥疮气床垫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包括换向阀电机、套装在电机转动轴上的阀座和与电机转动轴连接且转动在阀座上的阀盖,所述阀盖和阀座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进气孔、供气孔、回气孔和泄气孔均设置在阀座上,所述进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俯卧位防褥疮气床垫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位于阀座两侧设置有充气位检测传感器和泄气位检测传感器,所述阀盖上设置有与充气位检测传感器和泄气位检测传感器接触且用于控制的位置接触触点,在位置接触触点与泄气位检测传感接触时,通气槽连通进气通孔和进气通孔I,在位置接触触点与充气位检测传感器接触时,通气槽连通进气通孔II和进气通孔III。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俯卧位防褥疮气床垫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转动轴顶部设置有与电机轴垂直设置的驱动杆,所述阀盖顶部上设置有容纳驱动杆的驱动杆安装槽。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俯卧位防褥疮气床垫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上设置有1对对称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盒体内的螺栓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俯卧位防褥疮气床垫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设置有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供气管上连通有压力检测管路,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压力检测管路末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俯卧位防褥疮气床垫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二位三通换向阀I和手动二位三通换向阀II均安装在气床垫侧壁上靠近俯卧胸腹气囊和俯卧腿部气囊处,所述气床垫端部设置有用于主进气管和回气管穿过的气管束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俯卧位防褥疮气床垫的充气装置,包括气床垫、设置在气床垫上的俯卧胸腹气囊和俯卧腿部气囊以及与俯卧胸腹气囊和俯卧腿部气囊连通的供气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控制器包括盒体、设置在盒体内的气泵、与气泵连通的供气管、设置在供气管上的二位四通换向阀、与二位四通换向阀连通的主进气管和回气管,所述主进气管和回气管靠近俯卧胸腹气囊和俯卧腿部气囊处连通有手动二位三通换向阀i和手动二位三通换向阀ii,所述手动二位三通换向阀i供气端通过进气支管i与俯卧胸腹气囊连通,所述手动二位三通换向阀ii供气端通过进气支管ii与俯卧腿部气囊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俯卧位防褥疮气床垫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上设置有与供气管连通的进气孔、与主进气管连通的供气孔、与回气管连通的回气孔和用于泄压的泄气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俯卧位防褥疮气床垫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包括换向阀电机、套装在电机转动轴上的阀座和与电机转动轴连接且转动在阀座上的阀盖,所述阀盖和阀座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进气孔、供气孔、回气孔和泄气孔均设置在阀座上,所述进气孔、供气孔、回气孔和泄气孔两两对称设置,所述阀座顶部设置有分别与进气孔、供气孔、回气孔和泄气孔连通的进气通孔、进气通孔i、进气通孔ii和进气通孔iii,所述阀盖内设置有与进气通孔、进气通孔i、进气通孔ii和进气通孔iii对应设置且用于连通或密闭的通气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