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重联制动系统及方法,属于机车制动技术领域,包括通信连接主控车制动控制单元的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的电磁阀,管路连接电磁阀排气口并电性连接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的总风遮断阀;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基于一预设切断通路条件或一预设接通通路条件控制电磁阀得电或失电,使总风经电磁阀进入总风遮断阀进气口或使电磁阀的排气口通向大气,从而总风遮断阀切断总风经总风遮断阀向列车管充风的通路或总风经总风遮断阀向列车管充风,以实现从控机车跟随主控机车同步减压或同步缓解;通过电磁阀和总风遮断阀迅速切断或接通总风通路,确保从控机车与主控机车的制动和缓解动作完全同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车制动,具体涉及一种无线重联制动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重载列车万吨无线重联控制技术是重载铁路运输的核心技术之一,国内重载无线重联采用的机车编组模式是一台主控机车和最多三台从控机车、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方式,将主控机车的制动指令传输给从控制动机,从控机车制动机响应主机机车制动机指令,实现制动机的同步控制。在实际应用中,从控机车制动机存在网络通信及其他问题导致与主控机车无法保持同步控制,即会出现主控机车制动机在制动,从控机车制动机在补风,或主控机车在缓解,从控机车制动机在制动,造成车辆之间冲动较大,给整列车带来安全隐患,无法保证其安全运行。
2、针对上述问题,专利cn103640594a一种电力机车列车管前、后遮断的控制方法公开了关闭位于总风风源和中继阀之间的前遮断阀,切断总风向列车管充风的通路,均衡风缸使中继阀位于制动位,形成列车管经过后遮断阀与中继阀导通的排气减压通路;通位于总风风源和中继阀之间的前遮断阀,开通总风向列车管充风的通路,均衡风缸使中继阀位于缓解位,形成总风风源依次经过前遮断阀、中继阀和后遮断阀向列车管导通的充风通路;关闭位于总风风源和中继阀之间的前遮断阀,切断总风向列车管充风的通路,均衡风缸使中继阀位于保压位,然而上述内容存在通过前遮断阀和后遮断阀的组合控制来实现列车管的充风、排风和保压,控制逻辑较为复杂,涉及多个阀门的协同操作控制逻辑复杂,增加了系统调试和维护的难度,无法实现主控机车与从控机车之间的无线通信和协同控制,且缺乏多场景触发机制,无法应对复杂的运行场景。
<
p>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无线重联制动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控制逻辑较为复杂,涉及多个阀门的协同操作控制逻辑复杂,增加了系统调试和维护的难度,无法实现主控机车与从控机车之间的无线通信和协同控制,且缺乏多场景触发机制,无法应对复杂的运行场景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重联制动系统,包括:
3、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通信连接一主控车制动控制单元;
4、电磁阀,电性连接所述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所述电磁阀的进气口管路连接至总风管;
5、总风遮断阀,管路连接所述电磁阀的排气口并电性连接所述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
6、所述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配置为:
7、所述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基于一预设切断通路条件控制所述电磁阀得电,使总风经所述电磁阀进入所述总风遮断阀进气口,所述总风遮断阀切断总风经所述总风遮断阀向所述列车管充风的通路,实现从控机车跟随主控机车同步减压;
8、所述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基于一预设接通通路条件控制所述电磁阀失电,使所述电磁阀的排气口通向大气,总风经所述总风遮断阀向所述列车管充风,实现从控机车跟随主控机车同步缓解。
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与主控车制动控制单元的通信连接,能够实时接收主控机的制动指令,通过电磁阀和总风遮断阀的快速动作,能够迅速切断或接通总风通路,实现列车的快速减压和缓解,确保从控机车与主控机车的制动和缓解动作完全同步。
10、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切断通路条件包括:
11、所述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接收所述主控车制动控制单元转发的制动命令且所述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在第一预设时间段检测到流量计有流量时,
12、或,所述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接收所述主控车制动控制单元转发的生命信号丢失时,
13、或,所述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接收所述主控车制动控制单元转发的总风遮断阀切断信号时,
14、或,所述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检测到总风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低于第一阈值时,
15、当满足上述任一条件时,即为满足所述预设切断通路条件。
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预设切断通路条件包括多种触发条件,确保了系统在各种异常情况下都能可靠地切断通路,避免单点故障导致系统失效,能够适应不同的运行工况和异常情况,确保在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情况下,系统都能及时切断通路,采取制动措施。
17、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接通通路条件包括:
18、所述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接收所述主控车制动控制单元转发的生命信号正常且所述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接收所述主控车制动控制单元转发的缓解命令时,
19、或,所述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接收所述主控车制动控制单元转发的总风遮断阀接通信号且所述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接收所述主控车制动控制单元转发的缓解命令时,
20、或,所述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检测到总风压力传感器的压力高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接收所述主控车制动控制单元转发的缓解命令时,
21、或,所述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检测到列车管压力传感器的压力高于第二阈值且所述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接收所述主控车制动控制单元转发的缓解命令时,
22、或,所述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到列车管的压力高于第三阈值时,
23、当满足上述任一条件时,即为满足所述预设接通通路条件。
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预设接通通路条件包括多种触发条件,确保了系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可靠地接通通路,避免单点故障导致系统失效,能够适应不同的运行工况和异常情况,通过多种条件的组合设计,确保在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情况下,系统都能及时接通通路,采取缓解措施,显著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降低了事故风险。
25、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26、均衡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所述均衡控制模块排气口管路连接至均衡管;
27、流量计,管路连接所述总风遮断阀与所述均衡控制模块;
28、所述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接收主控车制动控制单元的制动命令时,所述均衡控制模块控制均衡管的压力,所述均衡管通过均衡控制模块将压力排向大气,所述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检测到流量计有流量,满足所述预设切断通路条件。
2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均衡控制模块控制均衡管的压力,确保从控车与主控车的制动压力均衡,并通过均衡控制模块与流量计、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协同工作,确保在接收到制动命令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切断通路,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避免了单点故障导致的制动失效。
30、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31、总风压力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总风管的管路上,用于检测所述总风管的压力,并判断总风管的压力与第一阈值的大小。
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总风压力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总风管的压力,为系统提供准确的压力数据,确保能够及时了解总风管的状态,为制动和缓解操作提供可靠依据,通过将检测到的总风压力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系统能够智能化判断是否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因风压不足导致的制动失效,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降低了因风压异常导致的事故风险。
33、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34、列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重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重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切断通路条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重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接通通路条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重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线重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重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重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重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的配置具体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重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控车制动控制单元的配置具体包括:
10.一种无线重联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重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重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切断通路条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重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接通通路条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重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线重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艾正武,万建兵,张石峰,曾春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