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送带,具体是一种耐磨耐高温的轻工业传送带。
技术介绍
1、传送带,是传动带系统中的传动介质。传动带系统属于传动系统中的一种,工业应用传动带的场合有两种:在工厂中,将输送材料或物体放在盒子或是托盘中的材料处理,以及输送大量物资或是农产品(例如粮食、食盐、煤、矿石、沙或是覆盖层等)的散料处理,在轻工业中传送带使用非常广泛,也是轻工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2、现有技术中专门开发了一些用于轻工业传送带,用来提升提高轻工业传送带的耐磨耐高温,例如公开号为“cn108602623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耐热性层叠传送带,其通过耐热性层叠传送带包含芯体和加强层,芯体通过对芳族聚酰胺纤维织布浸渍氟树脂分散胶体,然后进行干燥、烧成,从而覆盖有氟树脂,加强层夹着粘接层形成于芯体上,加强层通过对赋予了伸缩性的芳族聚酰胺纤维织布浸渍氟树脂分散胶体,然而进行干燥、烧成而构成,芯体的芳族聚酰胺纤维织布由平纹无缝织机或圆筒织机织造而成,并且是s捻的纬线和z捻的纬线交替配置的织布,但是只通过材质和工艺来解决传动带耐高温和耐磨性能,在实际使用中还是存在一定差异。
3、针对上述问题,现有专利给出解决方案,都基本从传送带从自身材质出发进行解决,在实际使用中,传送带在长时间对高温产品件输出和传动带来自热不及时进行降温,传送带靠自身材质特性进行抵御还是会快速消耗其使用寿命,其次残留高温碎屑不及时清理也会增加其传动摩擦性从而破坏传动带自身耐磨层,降低其耐磨性,其次由于传送带橡胶产品,长时间接触高温产品也会导致传送带变形延长,影响输送顺滑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耐磨耐高温的轻工业传送带。
3、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耐高温的轻工业传送带,包括传送带本体,所述传送带本体的内部两端均活动连接有驱动辊,且驱动辊紧贴传送带本体的内壁,所述驱动辊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链轮,且位于同一侧链轮相互之间均通过链条进行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辊的外端设置有固定架,且驱动辊的两端与固定架的连接处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一,且伺服电机一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架并且与驱动辊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本体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辅助辊,且辅助辊的外侧紧贴传送带本体的内壁,所述辅助辊的内部纵向活动连接有控制杆,且控制杆的两端均贯穿辅助辊的两端并固定连接有轴向控制机构,所述轴向控制机构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降温清洁机构,所述轴向控制机构正下方设置有传送带松紧调节机构。
5、进一步的,所述降温清洁机构包括延伸块、冷凝管、连接杆和刮条,所述刮条设有四个并且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外壁,且连接杆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刷毛,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延伸块的内壁,所述冷凝管设有数根并且呈弧形阵列固定连接于延伸块的内部,且冷凝管的一端贯穿延伸块内壁外接制冷机,所述延伸块的内侧呈弧形,且延伸块的弧面开设有连接槽并且弧面与传动带的两端相适配,所述连接杆一侧延伸至连接外侧并且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
6、进一步的,所述降温清洁机构还包括传动杆、控制块和弧形条,所述控制块呈p字形,所述传动杆固定连接于控制块的延长端的内侧,所述弧形条与控制块的外侧弧度相适配,且弧形条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于控制块的外侧。
7、进一步的,所述轴向控制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二、控制盘、连接块和传动条,所述控制盘的固定连接于伺服电机二的输出端,所述连接块呈对称方式固定连接于控制盘的外壁,所述传动条设有两根并且相互靠近一端呈弧形,且传动条弧形端呈环抱形式分别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于连接块的内部。
8、进一步的,所述伺服电机二固定连接固定架的外侧,所述控制盘分别固定连接于控制杆的一端,所述传动条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于弧形条远离控制块的一端。
9、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松紧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辊、轨迹槽、导向辊和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纵向贯穿调节辊和导向辊,且连接轴与导向辊和调节辊均转动连接,所述轨迹槽呈两个弧形对称设置。
10、进一步的,位于所述调节辊两端的连接轴穿过轨迹槽并且延伸至其外侧转动连接有限位盘,所述传送带本体从调节辊和导向辊相对穿过,且导向辊与调节辊相分别对侧紧贴传送带本体的内外侧,所述导向辊位于辅助辊的正下方。
11、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松紧调节机构还包括控制绳、复位弹簧、限位块和拉力器,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控制绳的顶端,且控制绳的底端贯穿限位块并且固定连接于拉力器的顶端。
12、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绳顶端固定连接于限位盘的外侧轴心处,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于轨迹槽的外侧底端,且复位弹簧位于限位盘和限位块的相对侧。
13、进一步的,所述拉力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杆,且放置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堆叠有数个配重块,且放置杆贯穿配重块的轴心,所述轨迹槽固定连接于固定架的内壁。
14、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耐磨耐高温的轻工业传送带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6、一、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降温清洁机构,利用弧形条拉动控制块进行转动,此时弧形条拉动控制进行旋转使其延长端与传送带本体平行,从而让传动杆将延伸块跟随其轨迹移动至传送带本体的前端,为此延伸块顶端与传送带本体平行,同时刷毛和刮板贴紧传送带本体表面,随之启动外接制冷机,将冷气从冷凝管中向外发散,启动驱动电机带动刮板和刷毛进行旋转,从而有利于设备在传输有温度产品时,快速降低传送带本体温度和清理其表面粘连杂质,保证传送带长时间工作烫伤其表面和保证其表面清洁度降低摩擦,延长使用寿命和增强耐磨性,同时延长块移动至水平时,方便产品传输,防止转运设备与传送带本体对接时,由于对接口形状不一致导致产品从缝隙中掉落。
17、二、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轴向控制机构,利用伺服电机二转动使其控制盘顺时针旋转,此时传动条弧形端呈环抱式转动贴合控制盘,同时传动条远离控制盘的一端拉动弧形条,使其将整个降温清洁机构拉起使之与传送带本体平行,反之,利用伺服电机二带动控制逆时针旋转,此时传动条弧形端脱离控制盘,同时传动条远离控制盘的一端推动弧形条,此时降温清洁机构利用自身重力将其移动至传送带本体前端下侧,从而有利于方便控制降温清洁机构与转运设备对接方式,增强设备使用灵活性。
18、三、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传送带松紧调节机构,首先计算传送带本体传动最适合长度,在长时间使用后传送带本体的长度发生变化时,拉力器数值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延伸传送带本体来平衡绷紧度,此时将需要缩减配重块顺着放置杆将基座的顶端拿走,同时控制绳由于拉力变化,复位弹簧推动连接轴在轨迹槽向两侧滑动,此时调节辊跟随连接轴轨迹移动,向下滚动拉长传送带本体,从而有利于根据输出产品调节传送带绷紧度,增强传送本体使用寿命同时避免长时间使用造成传送带本体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输送能力和增加设备故障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耐高温的轻工业传送带,包括传送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本体(1)的内部两端均活动连接有驱动辊(2),且驱动辊(2)紧贴传送带本体(1)的内壁,所述驱动辊(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链轮(3),且位于同一侧链轮(3)相互之间均通过链条(4)进行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辊(2)的外端设置有固定架(5),且驱动辊(2)的两端与固定架(5)的连接处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架(5)的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一(6),且伺服电机一(6)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架(5)并且与驱动辊(2)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本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辅助辊(7),且辅助辊(7)的外侧紧贴传送带本体(1)的内壁,所述辅助辊(7)的内部纵向活动连接有控制杆(8),且控制杆(8)的两端均贯穿辅助辊(7)的两端并固定连接有轴向控制机构(9),所述轴向控制机构(9)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降温清洁机构(10),所述轴向控制机构(9)正下方设置有传送带松紧调节机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耐高温的轻工业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清洁机构(10)包括延伸块(1001)、冷凝管(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耐高温的轻工业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清洁机构(10)还包括传动杆(1006)、控制块(1007)和弧形条(1008),所述控制块(1007)呈P字形,所述传动杆(1006)固定连接于控制块(1007)的延长端的内侧,所述弧形条(1008)与控制块(1007)的外侧弧度相适配,且弧形条(1008)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于控制块(1007)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耐高温的轻工业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控制机构(9)包括伺服电机二(901)、控制盘(902)、连接块(903)和传动条(904),所述控制盘(902)的固定连接于伺服电机二(901)的输出端,所述连接块(903)呈对称方式固定连接于控制盘(902)的外壁,所述传动条(904)设有两根并且相互靠近一端呈弧形,且传动条(904)弧形端呈环抱形式分别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于连接块(903)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磨耐高温的轻工业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二(901)固定连接固定架(5)的外侧,所述控制盘(902)分别固定连接于控制杆(8)的一端,所述传动条(904)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于弧形条(1008)远离控制块(1007)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耐高温的轻工业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松紧调节机构(11)包括调节辊(1101)、轨迹槽(1102)、导向辊(1103)和连接轴(1104),所述连接轴(1104)纵向贯穿调节辊(1101)和导向辊(1103),且连接轴(1104)与导向辊(1103)和调节辊(1101)均转动连接,所述轨迹槽(1102)呈两个弧形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耐磨耐高温的轻工业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调节辊(1101)两端的连接轴(1104)穿过轨迹槽(1102)并且延伸至其外侧转动连接有限位盘(15),所述传送带本体(1)从调节辊(1101)和导向辊(1103)相对穿过,且导向辊(1103)与调节辊(1101)相分别对侧紧贴传送带本体(1)的内外侧,所述导向辊(1103)位于辅助辊(7)的正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耐磨耐高温的轻工业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松紧调节机构(11)还包括控制绳(1105)、复位弹簧(1106)、限位块(1107)和拉力器(1108),所述复位弹簧(1106)套设于控制绳(1105)的顶端,且控制绳(1105)的底端贯穿限位块(1107)并且固定连接于拉力器(1108)的顶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耐磨耐高温的轻工业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绳(1105)顶端固定连接于限位盘(15)的外侧轴心处,所述限位块(1107)固定连接于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耐高温的轻工业传送带,包括传送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本体(1)的内部两端均活动连接有驱动辊(2),且驱动辊(2)紧贴传送带本体(1)的内壁,所述驱动辊(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链轮(3),且位于同一侧链轮(3)相互之间均通过链条(4)进行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辊(2)的外端设置有固定架(5),且驱动辊(2)的两端与固定架(5)的连接处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架(5)的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一(6),且伺服电机一(6)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架(5)并且与驱动辊(2)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本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辅助辊(7),且辅助辊(7)的外侧紧贴传送带本体(1)的内壁,所述辅助辊(7)的内部纵向活动连接有控制杆(8),且控制杆(8)的两端均贯穿辅助辊(7)的两端并固定连接有轴向控制机构(9),所述轴向控制机构(9)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降温清洁机构(10),所述轴向控制机构(9)正下方设置有传送带松紧调节机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耐高温的轻工业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清洁机构(10)包括延伸块(1001)、冷凝管(1002)、连接杆(1003)和刮条(1004),所述刮条(1004)设有四个并且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杆(1003)的外壁,且连接杆(1003)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刷毛(1005),所述连接杆(1003)的两端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延伸块(1001)的内壁,所述冷凝管(1002)设有数根并且呈弧形阵列固定连接于延伸块(1001)的内部,且冷凝管(1002)的一端贯穿延伸块(1001)内壁外接制冷机,所述延伸块(1001)的内侧呈弧形,且延伸块(1001)的弧面开设有连接槽并且弧面与传动带的两端相适配,所述连接杆(1003)一侧延伸至连接外侧并且连接杆(10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耐高温的轻工业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清洁机构(10)还包括传动杆(1006)、控制块(1007)和弧形条(1008),所述控制块(1007)呈p字形,所述传动杆(1006)固定连接于控制块(1007)的延长端的内侧,所述弧形条(1008)与控制块(1007)的外侧弧度相适配,且弧形条(1008)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于控制块(1007)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耐高温的轻工业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控制机构(9)包括伺服电机二(901)、控制盘(902)、连接块(903)和传动条(904),所述控制盘(902)的固定连接于伺服电机二(90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