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擦伤折弯模具及冲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6500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10
本技术涉及折弯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无擦伤折弯模具及冲床。该无擦伤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架、上模芯,上模芯设置在上模架;下模包括下模架、第一侧模芯,第一侧模芯设置在下模架;侧推机构包括驱动块、安装块、复位件、驱动杆;复位件的复位杆连接第一侧模芯;安装块和第一侧模芯之间形成具有第一倾斜壁的第一槽;具有第二倾斜壁的驱动块插在第一槽;驱动杆可挤压驱动块。合模时,上模芯下压型腔处的产品,驱动杆下压第一槽内的所述驱动块,驱动块推动第一侧模芯挤压产品的折弯部位,避免产生折弯擦伤。折弯后,第一侧模芯松开产品,产品不会掉落,安全性好。第一侧模芯的行程小,减少了等待间隙,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折弯模具,尤其是指一种无擦伤折弯模具及冲床


技术介绍

1、折弯模具是用来成型加工板料的工具,不同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折弯模具主要通过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生产中一些产品硬度较低,因此在折弯时需要避免在折弯位置产生擦痕。

2、为了避免在折弯位置产生压痕,市面有一些无擦痕模具来避免产生擦痕,但是部分的折弯模具通过铰接的两块支撑板来制成产品,产品折弯时支撑板同步上摆,进而避免将产品擦伤。

3、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23166398.公开的一种自动回位的无压痕折弯模具。折弯模具对产品折弯时,支撑板会随着产品折弯而上摆,通过支撑板上摆来解决产品折弯时的划痕问题。这种设计存在以下问题:1、折弯完成后,两块支撑板会变成水平状态,折弯后的产品不稳定,容易会从模具掉落,不安全。此外,支撑板在弹簧的作用复位,如支撑板反弹过快,可能伤害取件的工人。2、支撑板的行程很大,需要待支撑板复位后才能取出工件,折弯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擦伤折弯模具,其不但安全,而且折弯效率更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3、本申请提供一种无擦伤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架、上模芯,所述上模芯设置在所述上模架;

4、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架、第一侧模芯,所述第一侧模芯设置在所述下模架;第一侧模芯之间区域为型腔;

5、侧推机构包括驱动块、安装块、复位件、驱动杆;所述复位件设置在安装块,复位件的复位杆连接所述第一侧模芯;所述安装块和第一侧模芯之间形成有第一槽,该第一槽具有第一倾斜壁;所述驱动块插在所述第一槽,该驱动块具有第二倾斜壁;所述驱动杆设置在所述上模架;所述驱动杆可挤压所述驱动块,所述第二倾斜壁可挤压所述第一倾斜壁。

6、优选的,所述驱动块的背部具有限位块,所述第一槽连通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可在所述限位槽上下滑动。

7、优选的,所述限位块和限位槽的截面呈t形、燕尾形、矩形、弧形之中的一种。

8、优选的,所述复位杆上穿有第一弹簧,所述复位杆拉所述第一侧模芯。

9、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侧模芯至少设置有两根复位杆。

10、优选的,所述上模架设置有导柱和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设在导柱,所述下模架设置有导柱座,导柱可插入所述导柱座。

11、优选的,所述型腔内设置有顶柱,该顶柱可将型腔内的产品顶出。

12、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模芯设置有滑边,第二侧模芯设置有滑槽,滑边在滑槽滑动。

13、优选的,所述驱动杆有四根,四根驱动杆呈矩形布置。

14、本申请提供一种冲床,包括所述的无擦伤折弯模具,所述无擦伤折弯模具设置在机台,机台的正面设置有安全光栅。

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时,上模芯向型腔运动,所述驱动杆下压第一槽内的所述驱动块,接着驱动块的第二倾斜壁挤压所述第一槽具的第一倾斜壁,驱动块推动第一侧模芯挤压产品的折弯位部位,这样能避免产品折弯时擦伤。折弯完成后,上模芯和驱动杆复位,复位杆抽拉所述第一侧模芯,第一侧模芯松开产品。产品仍然在型腔之中,不会掉落。同时,第一侧模芯的行程很小,复位很快,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擦伤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架、上模芯,所述上模芯设置在所述上模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擦伤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的背部具有限位块,所述第一槽连通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可在所述限位槽上下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擦伤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和限位槽的截面呈T形、燕尾形、矩形、弧形之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擦伤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杆上穿有第一弹簧,所述复位杆拉所述第一侧模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擦伤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侧模芯至少设置有两根复位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擦伤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架设置有导柱和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设在导柱,所述下模架设置有导柱座,导柱可插入所述导柱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擦伤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内设置有顶柱,该顶柱可将型腔内的产品顶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擦伤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模芯设置有滑边,第二侧模芯设置有滑槽,滑边在滑槽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擦伤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有四根,四根驱动杆呈矩形布置。

10.一种冲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擦伤折弯模具,所述无擦伤折弯模具设置在机台,机台的正面设置有安全光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擦伤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架、上模芯,所述上模芯设置在所述上模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擦伤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的背部具有限位块,所述第一槽连通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可在所述限位槽上下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擦伤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和限位槽的截面呈t形、燕尾形、矩形、弧形之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擦伤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杆上穿有第一弹簧,所述复位杆拉所述第一侧模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擦伤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侧模芯至少设置有两根复位杆。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公林邹高杰占伍华张忠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伟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