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形机器人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06473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形机器人运输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传输带,底座的一侧表面设有电机,底座后侧表面设有竖板,竖板后侧表面设有把手,底座顶部设有多组上料架组件,每组上料架组件均包括两个固定板,固定板顶部滑动插装有升降板,升降板顶部开设有支撑槽,支撑槽的槽口处设有阻挡机构,两个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侧面底部对称开设有第一收纳槽,第一收纳槽内底壁螺纹插装有螺纹杆,两个螺纹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夹持弧形板,两个螺纹杆相互远离的一端贯穿固定板并连接有转钮;本装置可运输多个人形机器人,且上下料操作简单便捷,工作效率高,通过对人形机器人多处的夹持固定,保证运输的稳定性,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输装置,具体是一种人形机器人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1、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最突出的代表产物,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能根据设定的程序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它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

2、运输是指用特定的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内,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对物进行的空间位移,运输是物流的中心环节之一,也是现代物流活动最重要的一个功能。

3、对于机器人的运输不同于一般的物品,机器人外形较为特别,尤其是在对人形机器人运输时,由于是人体结构的外形,且机器人内部结构精密,现有运输装置一次只能运输单个,无法多个一同运输,效率低,并且对于人形机器人的装料和卸料操作较为繁琐笨重,费时费力,使用灵活性差;为此,我们设计一种人形机器人运输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形机器人运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形机器人运输装置,包括底部四角处均设有移动轮(7)的底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顶部开设有凹槽(13),凹槽(13)前后贯穿设置,所述凹槽(13)内设有传输带(12),底座(11)的一侧表面固定设有电机(9),底座(11)后侧表面设有竖板(1),竖板(1)后侧表面设有把手(2),所述底座(11)顶部设有多组上料架组件,每组上料架组件均包括两个固定板(6),固定板(6)顶部滑动插装有升降板(4),所述升降板(4)顶部开设有支撑槽(5),支撑槽(5)左右贯穿设置,所述支撑槽(5)的槽口处设有阻挡机构,两个所述固定板(6)相互靠近的侧面底部对称开设有第一收纳槽(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形机器人运输装置,包括底部四角处均设有移动轮(7)的底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顶部开设有凹槽(13),凹槽(13)前后贯穿设置,所述凹槽(13)内设有传输带(12),底座(11)的一侧表面固定设有电机(9),底座(11)后侧表面设有竖板(1),竖板(1)后侧表面设有把手(2),所述底座(11)顶部设有多组上料架组件,每组上料架组件均包括两个固定板(6),固定板(6)顶部滑动插装有升降板(4),所述升降板(4)顶部开设有支撑槽(5),支撑槽(5)左右贯穿设置,所述支撑槽(5)的槽口处设有阻挡机构,两个所述固定板(6)相互靠近的侧面底部对称开设有第一收纳槽(19),第一收纳槽(19)内底壁螺纹插装有螺纹杆(20),两个螺纹杆(20)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夹持弧形板(21),两个螺纹杆(20)相互远离的一端贯穿固定板(6)并连接有转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形机器人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机构包括推钮(15)、挡板(14)、卡槽(18)和滑块(16),所述支撑槽(5)靠近槽口处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二收纳槽,第二收纳槽内滑动设有与其相适应的挡板(14),支撑槽(5)的另一侧内壁开设有供挡板(14)嵌入的卡槽(18),所述升降板(4)顶部开设有与第二收纳槽连通的滑槽(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元武陈峰岭葛鹭陈磊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驰航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