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组光纤盘留板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611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纤安装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组光纤盘留板支架,包括接头盒,接头盒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的上方设置有光纤收容机构,光纤收容机构的内部阵列设置有光纤盘留板,光纤盘留板的内侧壁安装有压线板,位于最上端的光纤盘留板上方安装有顶部封盖,光纤盘留板的内部轴向阵列安装有光纤盘留片,光纤盘留片的内部开设有线缆卡槽,光纤盘留板的棱角位置均开设有穿线留孔,光纤盘留板的后表面的上方位安装有转动套环。光纤收容机构内部整体设置多层光纤盘留板,利用光纤盘留板配合内部的光纤盘留片来供光纤进行定位排线走向,因此可以保证内部余留光纤的长度不应,和余留光纤盘放的曲率半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安装领域,具体是一种双组光纤盘留板支架


技术介绍

1、在高速铁路蓬勃发展的今天,城际距离进一步缩短,电气化铁路的信号槽道提供了另一种光缆的敷设方式,但高速铁路的振动强于高速公路,光缆(尤其是接续处)能否保证传输性能的稳定,是重要考虑因素之一,与传统的光纤带光缆不同,超高密度超大芯数光纤带光缆,光纤容积率高,在成缆过程中要将新型光纤带集束、更加密集排布,在制造、安装,以及环境变化过程中,由于承受拉伸弯曲,光缆中的光纤更易产生残余应变,光缆弯曲时更易产生弯曲应变,网状光纤带在成缆时,经过光纤带卷绕、集束、成缆工艺,优化了光纤带的弯曲特性,改善了光缆中光纤带的残余应变和弯曲应变,因而超高密度超大芯数网状光纤带光缆,较传统的光纤带光缆,同规格光缆相比,外径更小,因而允许弯曲半径更小,更有利于它的制造和安装应用,因此大芯数光缆在既有高铁槽道施工、维护的难点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组光纤盘留板支架,该装置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组光纤盘留板支架,包括接头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盒(1)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支架(2),所述连接支架(2)的上方设置有光纤收容机构(3),所述光纤收容机构(3)的内部阵列设置有光纤盘留板(302),所述光纤盘留板(302)的内侧壁安装有压线板(308),位于最上端的所述光纤盘留板(302)上方安装有顶部封盖(301),所述光纤盘留板(302)的内部轴向阵列安装有光纤盘留片(305),所述光纤盘留片(305)的内部开设有线缆卡槽(306),所述光纤盘留板(302)的棱角位置均开设有穿线留孔(304),所述光纤盘留板(302)的前表面安装有自锁卡扣(303),所述光纤盘留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组光纤盘留板支架,包括接头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盒(1)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支架(2),所述连接支架(2)的上方设置有光纤收容机构(3),所述光纤收容机构(3)的内部阵列设置有光纤盘留板(302),所述光纤盘留板(302)的内侧壁安装有压线板(308),位于最上端的所述光纤盘留板(302)上方安装有顶部封盖(301),所述光纤盘留板(302)的内部轴向阵列安装有光纤盘留片(305),所述光纤盘留片(305)的内部开设有线缆卡槽(306),所述光纤盘留板(302)的棱角位置均开设有穿线留孔(304),所述光纤盘留板(302)的前表面安装有自锁卡扣(303),所述光纤盘留板(302)的后表面的上方位安装有转动套环(309),所述转动套环(309)的正下方位于所述光纤盘留板(302)的后表面安装有转轴(3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光纤盘留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2)上表面安装有避震垫(202),所述避震垫(202)的上表面开设有对接螺孔(206),所述避震垫(202)的侧表面安装有侧压线螺帽(204),所述对接螺孔(206)的两侧位于所述连接支架(2)的侧表面安装有线束压板(2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组光纤盘留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2)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端部承托架(201),所述端部承托架(201)的上表面设置有线束套管压片(207),所述端部承托架(201)的内侧安装有端部压线螺帽(2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光纤盘留板支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庭明张健丰梁策徐伟锋周荣生王超罗彦琛彭博夏学远吴承文郑利然王仁达刘奕麟陈国锋周靖经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光电缆工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