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矿设备,具体说是一种用于煤矿井下沿空留巷的挡矸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在传统的煤矿开采方式中,为了防止地表和巷道受地压破坏,通常需要在采煤工作面旁留设一定体积的煤柱作为“承重墙”。这种方法不仅造成了煤炭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引发巷道变形、底板变形等问题,威胁矿井安全生产。此外,布置新的采煤工作面时需要重新开掘回风巷道,增加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沿空留巷技术的出现,旨在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无煤柱开采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降低开采成本,缓解工作面接续紧张的局面。
2、在沿空留巷中,挡矸支架是阻止采空区矸石窜出的关键设备。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挡矸支架有多种类型,但主要作用都是提供有效的支护和阻挡功能。
3、目前,市面上的煤矿井沿空留巷的挡矸装置在使用时,由于采用液压支撑的方式进行防护,且单独的挡矸装置只能对局部区域进行支撑,同时,挡矸装置在安装时需要多个工人同时进行对接组装,致使现有的沿空留巷的挡矸装置在使用时无法进行同步强化支撑与导向对接一体化的功能,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一种设备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煤矿井下沿空留巷的挡矸装置,包括顶端装置(1),所述顶端装置(1)的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部件(2),所述支撑部件(2)背离顶端装置(1)的侧端上安装有菱形钢筋网(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装置(1)包括支撑顶板(4)、对位槽(5)、支撑底板(6)、第一活塞杆(7)、同步插板(8)、第二活塞杆(9)、L型气筒(10)和同步杆(11),所述支撑顶板(4)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6)的顶端,所述对位槽(5)开设在支撑底板(6)的前端中心,所述L型气筒(10)等距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6)的内部后端,所述第一活塞杆(7)滑动安装在L型气筒(10)的顶端内部,所述同步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煤矿井下沿空留巷的挡矸装置,包括顶端装置(1),所述顶端装置(1)的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部件(2),所述支撑部件(2)背离顶端装置(1)的侧端上安装有菱形钢筋网(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装置(1)包括支撑顶板(4)、对位槽(5)、支撑底板(6)、第一活塞杆(7)、同步插板(8)、第二活塞杆(9)、l型气筒(10)和同步杆(11),所述支撑顶板(4)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6)的顶端,所述对位槽(5)开设在支撑底板(6)的前端中心,所述l型气筒(10)等距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6)的内部后端,所述第一活塞杆(7)滑动安装在l型气筒(10)的顶端内部,所述同步杆(11)固定安装在第一活塞杆(7)的顶端,所述第二活塞杆(9)滑动插接在l型气筒(10)的后端内部,所述同步插板(8)固定安装在第二活塞杆(9)的后端,所述支撑部件(2)包括强化支撑柱(12)、对位装置(13)、限制装置(14)和同步装置(15),所述强化支撑柱(12)对称固定安装在对位装置(13)的顶端中心,所述同步装置(15)固定安装在对位装置(13)的顶部侧端,所述限制装置(14)固定安装在对位装置(13)的顶部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井下沿空留巷的挡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装置(13)包括插筒(16)、中心基座(17)、线盘(18)、复位弹簧(19)、位移横板(20)、延伸支杆(21)、第一齿条(22)和第一齿轮(23),所述延伸支杆(21)固定安装在中心基座(17)的前端,所述插筒(16)固定安装在中心基座(17)的后端,所述复位弹簧(19)对称固定安装在位移横板(20)与中心基座(17)之间,所述位移横板(20)固定安装在第一齿条(22)的前端,所述第一齿条(22)滑动插接在中心基座(17)的内部前端,所述第一齿轮(23)转动安装在中心基座(17)的内部,所述线盘(18)固定安装在第一齿轮(23)的侧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井下沿空留巷的挡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装置(14)包括限制竖板(24)和导向腔体(25),所述限制竖板(24)滑动插接在导向腔体(25)的顶端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井下沿空留巷的挡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装置(15)包括第二齿条(26)、第二齿轮(27)、钢丝绳(28)、异型连接杆(29)、第三齿条(30)、侧端竖架(31)、挂钩(32)、支撑竖板(33)、活动竖杆(34)和限制套(35),所述限制套(35)固定安装在支撑竖板(33)的内侧顶端,所述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钟玉,刘勇,颜丙双,孙志勇,王东攀,孟宪志,赵科,蒋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西安开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