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吊牌加工,具体涉及一种橡根绳吊牌的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1、吊牌是常见且用量极大的一种服装辅料。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还需要在吊牌上穿绳,传统技术中,在吊牌上穿绳这一工序需要操作人员手工完成。一次吊牌穿绳的作业过程大致可分为如下五步:首先将吊牌通过胶粘的方式与白底连接,再在白底上开孔,接着将绳带穿过吊牌孔,最后再将绳带打结,最终对成品的吊牌进行收集。这一作业过程中包括了大量的重复性劳动,并且还需要频繁更换操作人员手中的工具,使得实际的穿绳工序效率极低,基于此,现有的市面上亟须一种自动化橡根绳吊牌的缠绕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2、例如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3470509a的专利技术专利,该专利提供了一种吊牌穿绳辅助装置,其包括:支撑板、定位绕绳件和吊牌绕绳件,定位绕绳件与吊牌绕绳件均设置于支撑板上方,吊牌绕绳件有多个,且各吊牌绕绳件距定位绕绳件之间的距离彼此相等。该吊牌穿绳辅助装置将原本需要多次分立的工序整合为一次完成,进而避免了在频繁更换工具及剪吊牌绳的过程中的时间浪费,因此能够有效提升吊牌穿绳的工作效率。
3、基于上述专利申请号的检索,结合其中的不足发现:
4、现有的对吊牌的缠绕装置均是半自动化装置,在将绳子缠绕于吊牌上时,均需要人工辅助缠绕装置对吊牌进行缠绕,这样的缠绕装置不仅浪费人力资源,同时缠绕装置的缠绕效率还会受限于人工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橡根绳吊牌的缠绕装置,包括机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橡根绳吊牌的缠绕装置,包括机架、吊牌供料机、白底供料机、白底打孔组件、吊绳穿孔组件、合模组件和收料组件;所述合模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对吊牌和白底进行贴合处理;所述吊牌供料机设置于所述合模组件的顶部一端,用于为所述合模组件提供吊牌;所述白底供料机设置于所述合模组件底部的另一端,用于为所述合模组件提供白底;所述白底打孔组件设置于所述合模组件与所述白底供料机之间,用于对白底的侧边进行打孔处理;所述吊绳穿孔组件设置于所述合模组件和所述白底打孔组件之间,用于对已经打孔的白底进行吊绳的缠绕;所述收料组件设置于所述合模组件底部的一端,用于对完成缠绕的吊牌进行收料。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合模组件包括内部中空的转动辊、若干升降棒、升降凸轮和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转动辊与所述转动电机同轴连接,所述升降凸轮同轴设置于所述转动辊内,所述升降凸轮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转动辊沿其中心轴线等角度开设有若干连接孔,若干连接孔与若干升降棒一一对应匹配,任一所述升降棒设置于相对应的连接孔内,所述升降凸轮围绕其中心轴线开设有滑行槽,所述升降棒靠近所述升降凸轮的一端与所述滑行槽滑动配合,所述升降凸轮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棒的升降;
5、还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转动辊和所述白底打孔组件之间,所述升降棒通过驱动所述驱动单元进行移动,使得所述白底打孔组件对白底进行开孔处理。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白底打孔组件包括限位块、内部中空的初次按压块、二次按压块和复位弹簧,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白底供料机和所述合模组件之间,所述限位块沿其设置的方向自上至下依次同轴开设有间隙槽、小槽、连通槽和大槽,所述间隙槽、小槽、连通槽和大槽依次相互连通,所述大槽的宽度与所述初次按压块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小槽的宽度与所述二次按压块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初次按压块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大槽的底部,所述二次按压块同轴设置于所述初次按压块内,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初次按压块和所述二次按压块,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二次按压块的底部,用于驱动所述白底打孔组件对白底进行开孔处理。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白底打孔组件还包括若干穿刺块,若干穿刺块沿着所述初次按压块的中心轴线等角度均匀设置成“u”形于所述初次按压块的顶部,所述二次按压块的顶面与所述初次按压块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穿刺块的高度。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中端与所述机架铰接设置,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连杆较低的一端位于所述二次按压块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杆较高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连杆较高的一端底部,所述第二连杆较低一端的设置高度与所述转动辊最右端的升降棒的设置高度一致,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机架和所述第一连杆较低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机架和所述第二连杆较低的一端连接。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合模组件还包括同轴设置的中间辊和固定辊,所述中间辊与所述转动辊同轴连接,所述固定辊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中间辊用于放置白底和吊牌,还包括顶升组件,所述固定辊的最顶端开设有顶升孔,所述白底的打孔位置经过所述顶升孔,所述顶升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辊内,所述顶升组件通过顶升孔对白底的打孔位置进行顶升处理。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升凸轮和顶升杆,所述顶升凸轮同轴设置于所述固定辊内,所述顶升凸轮与所述中间辊连接,所述顶升杆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顶升孔内,所述顶升凸轮围绕其中心轴线开设有顶升槽,所述顶升杆靠近所述顶升凸轮的一端与所述顶升槽滑动连接。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升凸轮由顶升基圆和若干顶升块组成,所述顶升块的数量与所述升降棒的数量相同,若干顶升块沿着所述顶升基圆的中心轴线等角度均匀设置于所述顶升基圆上,所述顶升杆可锁定或解除其与所述白底打孔位置的顶升配合关系。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白底打孔位置位于所述顶升孔的顶部时,所述顶升孔与位于所述转动辊顶部的升降棒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吊绳穿孔组件包括吊绳供料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x轴移动部和y轴移动部,所述x轴移动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y轴移动部搭载于所述x轴移动部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根绳吊牌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吊牌供料机、白底供料机、白底打孔组件、吊绳穿孔组件、合模组件和收料组件;所述合模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对吊牌和白底进行贴合处理;所述吊牌供料机设置于所述合模组件的顶部一端,用于为所述合模组件提供吊牌;所述白底供料机设置于所述合模组件底部的另一端,用于为所述合模组件提供白底;所述白底打孔组件设置于所述合模组件与所述白底供料机之间,用于对白底的侧边进行打孔处理;所述吊绳穿孔组件设置于所述合模组件和所述白底打孔组件之间,用于对已经打孔的白底进行吊绳的缠绕;所述收料组件设置于所述合模组件底部的一端,用于对完成缠绕的吊牌进行收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根绳吊牌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组件包括内部中空的转动辊、若干升降棒、升降凸轮和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转动辊与所述转动电机同轴连接,所述升降凸轮同轴设置于所述转动辊内,所述升降凸轮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转动辊沿其中心轴线等角度开设有若干连接孔,若干连接孔与若干升降棒一一对应匹配,任一所述升降棒设置于相对应的连接孔内,所述升降凸轮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橡根绳吊牌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底打孔组件包括限位块、内部中空的初次按压块、二次按压块和复位弹簧,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白底供料机和所述合模组件之间,所述限位块沿其设置的方向自上至下依次同轴开设有间隙槽、小槽、连通槽和大槽,所述间隙槽、小槽、连通槽和大槽依次相互连通,所述大槽的宽度与所述初次按压块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小槽的宽度与所述二次按压块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初次按压块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大槽的底部,所述二次按压块同轴设置于所述初次按压块内,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初次按压块和所述二次按压块,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二次按压块的底部,用于驱动所述白底打孔组件对白底进行开孔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橡根绳吊牌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底打孔组件还包括若干穿刺块,若干穿刺块沿着所述初次按压块的中心轴线等角度均匀设置成“U”型于所述初次按压块的顶部,所述二次按压块的顶面与所述初次按压块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穿刺块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橡根绳吊牌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中端与所述机架铰接设置,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连杆较低的一端位于所述二次按压块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杆较高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连杆较高的一端底部,所述第二连杆较低一端的设置高度与所述转动辊最右端的升降棒的设置高度一致,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机架和所述第一连杆较低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机架和所述第二连杆较低的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橡根绳吊牌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组件还包括同轴设置的中间辊和固定辊,所述中间辊与所述转动辊同轴连接,所述固定辊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中间辊用于放置白底和吊牌,还包括顶升组件,所述固定辊的最顶端开设有顶升孔,所述白底的打孔位置经过所述顶升孔,所述顶升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辊内,所述顶升组件通过顶升孔对所述白底的打孔位置进行顶升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橡根绳吊牌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升凸轮和顶升杆,所述顶升凸轮同轴设置于所述固定辊内,所述顶升凸轮与所述中间辊连接,所述顶升杆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顶升孔内,所述顶升凸轮围绕其中心轴线开设有顶升槽,所述顶升杆靠近所述顶升凸轮的一端与所述顶升槽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橡根绳吊牌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凸轮由顶升基圆和若干顶升块组成,所述顶升块的数量与所述升降棒的数量相同,若干顶升块沿着所述顶升基圆的中心轴线等角度均匀设置于所述顶升基圆上,所述顶升杆可锁定或解除其与白底打孔位置的顶升配合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橡根绳吊牌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底打孔位置位于所述顶升孔的顶部时,所述顶升孔与位于所述转动辊顶部的升降棒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吊绳穿孔组件包括吊绳供料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X轴移动部和Y轴移动部,所述X轴移动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Y轴移动部搭载于所述X轴移动部上,所述吊绳供料组件搭载于所述Y轴移动部上,所述吊绳供料组件的输出端和位于转动辊最顶部的升降棒均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橡根绳吊牌的缠绕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根绳吊牌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吊牌供料机、白底供料机、白底打孔组件、吊绳穿孔组件、合模组件和收料组件;所述合模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对吊牌和白底进行贴合处理;所述吊牌供料机设置于所述合模组件的顶部一端,用于为所述合模组件提供吊牌;所述白底供料机设置于所述合模组件底部的另一端,用于为所述合模组件提供白底;所述白底打孔组件设置于所述合模组件与所述白底供料机之间,用于对白底的侧边进行打孔处理;所述吊绳穿孔组件设置于所述合模组件和所述白底打孔组件之间,用于对已经打孔的白底进行吊绳的缠绕;所述收料组件设置于所述合模组件底部的一端,用于对完成缠绕的吊牌进行收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根绳吊牌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组件包括内部中空的转动辊、若干升降棒、升降凸轮和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转动辊与所述转动电机同轴连接,所述升降凸轮同轴设置于所述转动辊内,所述升降凸轮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转动辊沿其中心轴线等角度开设有若干连接孔,若干连接孔与若干升降棒一一对应匹配,任一所述升降棒设置于相对应的连接孔内,所述升降凸轮围绕其中心轴线开设有滑行槽,所述升降棒靠近所述升降凸轮的一端与所述滑行槽滑动配合,所述升降凸轮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棒的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橡根绳吊牌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底打孔组件包括限位块、内部中空的初次按压块、二次按压块和复位弹簧,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白底供料机和所述合模组件之间,所述限位块沿其设置的方向自上至下依次同轴开设有间隙槽、小槽、连通槽和大槽,所述间隙槽、小槽、连通槽和大槽依次相互连通,所述大槽的宽度与所述初次按压块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小槽的宽度与所述二次按压块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初次按压块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大槽的底部,所述二次按压块同轴设置于所述初次按压块内,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初次按压块和所述二次按压块,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二次按压块的底部,用于驱动所述白底打孔组件对白底进行开孔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橡根绳吊牌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底打孔组件还包括若干穿刺块,若干穿刺块沿着所述初次按压块的中心轴线等角度均匀设置成“u”型于所述初次按压块的顶部,所述二次按压块的顶面与所述初次按压块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穿刺块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橡根绳吊牌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连杆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宪,吴灼锋,
申请(专利权)人:盈彩恩平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