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饰用可塑性无溶剂膜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饰用可塑性无溶剂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0561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2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合成革膜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饰用可塑性无溶剂膜的制备方法。该无溶剂膜依次包括聚醚类可压纹性面层、聚酯类热固性中间层和聚醚类无溶剂底层三层结构,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面层:将聚醚类树脂、色浆及助剂按配比混合,使用D型刮涂刀将色浆刮涂至离型纸上,通过梯度烘干,制成面层膜材;S2、制备中间层:将水性聚酯树脂、色料及助剂按配比混合,使用D型刀将色浆刮涂至面层膜材上,通过梯度烘干,使面层膜材与中间层膜材结合成一体;S3、制备底层:将聚醚型聚氨酯、异氰酸酯封端聚氨酯预聚体和适量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饰用可塑性无溶剂膜具有可压纹性能,提高了无溶剂膜的可塑性和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革膜材,特别涉及一种饰用可塑性无溶剂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传统合成革行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传统的合成革制备工艺通常需要以基布为载体,不仅限制了产品在复合领域的适用性,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造成不利影响。目前市场上虽然已有一些无溶剂膜材产品,但大多以pvc膜材为主,在压纹性能和物理性能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使用需求。

2、针对上述问题,亟需开发一种新型的无溶剂膜材制备方法,不仅要确保产品具备优异的压纹性能,还要兼顾环保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饰用可塑性无溶剂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合成革膜材vocs含量高、压纹性能差以及适用性不足等缺陷。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饰用可塑性无溶剂膜的制备方法,该无溶剂膜依次包括聚醚类可压纹性面层、聚酯类热固性中间层和聚醚类无溶剂底层三层结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制备面层:将聚醚类树脂、色浆及助剂按配比混合,控制面浆粘度在4500-5500cps,使用d型刮涂刀将色浆刮涂至离型纸上,通过70℃/80℃/90℃/125℃梯度烘干,制成面层膜材;

5、s2、制备中间层:将水性聚酯树脂、色料及助剂按配比混合,控制粘度在4000-6000cps,使用d型刀将色浆刮涂至面层膜材上,通过80℃/90℃/115℃/130℃梯度烘干,使面层膜材与中间层膜材结合成一体;

6、s3、制备底层:将聚醚型聚氨酯、异氰酸酯封端聚氨酯预聚体和适量催化剂;按照聚醚型聚氨酯与异氰酸酯封端聚氨酯预聚体重量比为100:50-100的配比均匀搅拌,通过涂头上料在中间层上,控制物料混合时间不超过40秒;

7、将得到的底层材料通过110℃/115℃/120℃/120℃/120℃/130℃/130℃梯度烘箱进行烘干,在浆料处于偏干状态时贴合聚酰亚胺(pi)离形膜,得到产品。

8、本专利技术的饰用可塑性无溶剂膜具有可压纹性能,采用多层结构设计和载体选择,提高了无溶剂膜的可塑性和适用性。本专利技术各层材料和功能如下:面层:使用聚醚类树脂,为产品提供更好的耐磨性和柔韧性,让产品表面具有更好的压纹性能。中间层:使用水性聚酯树脂,提高产品热固性,使产品整体结构更稳定,提高产品的可压纹性能。底层:选用聚醚类树脂,材料中的醚键和羟基所形成的氢键,更好的提高的材料的内聚力和抗张强度,更好的提高了产品底层的稳定性和耐用性。载体:pi(聚酰亚胺)离形膜,具备优异的耐温性能,依托作为聚氨酯膜的载体,为从离型纸上转移膜材、花纹压制提供保障。

9、作为优选,该方法还包括s4、后处理:后处理包括对膜材表面进行印刷处理、压纹处理以及膜材分离,其中,

10、压纹处理是:将附于pi离形膜上的无溶剂膜材通过160-180℃预加热使膜材表面软化,再通过冷压设备进行压纹,压纹车速控制在10-15m/min;

11、膜材分离是:通过分离机将膜材和pi离形膜进行分离,分离机车速控制在8-10m/min,张力控制在50n以内。

12、作为优选,所述印刷处理步骤是:使用聚碳型印刷材料,通过100目辊子对膜材表面进行印刷处理,涂布量为20g,用于保护产品压纹时的表面状况,减少面层材料脱落导致压纹辊花纹损伤。

13、作为优选,所述面层配方包括:100份水性聚醚型聚氨酯树脂(固含30%±5%)、若干份水性色浆、3-5份滑爽剂、0.1-0.5份消泡剂、0.8-1.2份流平剂和1-2份交联剂,涂布量为180-250g/m2;

14、所述中间层配方包括:100份水性聚酯树脂(固含30%±5%)、若干份水性色料、0.1-0.5份消泡剂、0.8份-1.2流平剂,涂布量为180-250g/m2;

15、所述底层配方包括:100份聚醚型聚氨酯、50-100份异氰酸酯封端聚氨酯预聚体、0.3-0.6份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0.3-0.6份异辛酸铋,涂布量为200-300g/m2。

16、作为优选,所述面层采用分子量不低于2000的聚四氢呋喃二元醇作为软段,乙二醇作为硬段,形成全聚醚面层,以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压纹性能和使用性能。

17、作为优选,所述中间层采用己二酸与乙二醇制得的分子量为2000的聚酯二元醇,用于增强产品的热固性和物理性能。

18、作为优选,面层烘干60-130℃,45-75s;中间层烘干70-140℃,60-90s;底层烘干100-140℃,120-180s;压纹预热150-190℃,10-20s;底层物料混合30-40s。

19、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饰用可塑性无溶剂膜。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1、1、本专利技术采用全无溶剂工艺,vocs含量极低,具有显著的环保优势,且产品使用安全性高;

22、2、通过面层、中间层和底层的多层结构设计,实现了优异的压纹性能和物理性能,其中聚醚类面层提供压纹基础;聚酯类中间层提供热固性,连接产品表层和底层,使产品整体结构更稳固;聚醚类底层提供适用性、耐用性,便于产品附于其他器具上,拓宽产品使用领域;

23、3、产品厚度≤0.5mm,具有超薄、高耐磨特性,同时采用独特的冷压压纹工艺,可赋予产品丰富的装饰效果;

24、4、通过特殊的配方设计和工艺控制,确保了产品优异的物理性能,经检测本专利技术所述饰用可塑性无溶剂膜满足如下测试指标:常温耐折≥50000次、撕裂负荷

25、≥10n、马丁代尔耐磨≥25600转、顶破强度≥15kg/cm2、拉伸负荷≥20n/3cm。

2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饰用可塑性无溶剂膜,适用于家具、器材等物品的表面装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饰用可塑性无溶剂膜的制备方法,该无溶剂膜依次包括聚醚类可压纹性面层(1)、聚酯类热固性中间层(2)和聚醚类无溶剂底层(3)三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S4、后处理:后处理包括对膜材表面进行印刷处理、压纹处理以及膜材分离,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处理步骤是:使用聚碳型印刷材料,通过100目辊子对膜材表面进行印刷处理,涂布量为20g,用于保护产品压纹时的表面状况,减少面层材料脱落导致压纹辊花纹损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采用分子量不低于2000的聚四氢呋喃二元醇作为软段,乙二醇作为硬段,形成全聚醚面层,以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压纹性能和使用性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采用己二酸与乙二醇制得的分子量为2000的聚酯二元醇,用于增强产品的热固性和物理性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面层烘干60-130℃,45-75s;中间层烘干70-140℃,60-90s;底层烘干100-140℃,120-180s;压纹预热150-190℃,10-20s;底层物料混合30-40s。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饰用可塑性无溶剂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饰用可塑性无溶剂膜的制备方法,该无溶剂膜依次包括聚醚类可压纹性面层(1)、聚酯类热固性中间层(2)和聚醚类无溶剂底层(3)三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s4、后处理:后处理包括对膜材表面进行印刷处理、压纹处理以及膜材分离,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处理步骤是:使用聚碳型印刷材料,通过100目辊子对膜材表面进行印刷处理,涂布量为20g,用于保护产品压纹时的表面状况,减少面层材料脱落导致压纹辊花纹损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陈倩范瑞徐丽丽洪斌姜慧方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禾欣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