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技术介绍
1、传统的聚氨酯配方反应较快,可操作时间短,而可操作时间长的聚氨酯配方,固化时间又很长。在生产对耐温性要求高的产品时,需要较高的模具温度,导致可操作时间进一步缩短,使得这个问题更加的突出。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大部分聚氨酯配方会牺牲固化时间来延长操作窗口,或者降低模具温度来延长操作时间。这些方式很难在有耐温性要求的薄尺寸产品,例如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壳上应用,导致聚氨酯复合材料制得的薄尺寸产品与其他材料(如环氧树脂)的使用性能相比差别较大,如耐湿热老化性。
3、cn106232671a公开了一种聚氨酯的复合配方组合物,其包括2种或更多种热敏催化剂,但未涉及耐湿热老化性的改进,也不适用于有耐温性要求的薄尺寸产品。
4、cn110922554a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复合材料,其通过vartm和hp-rtm工艺制备得到。其中的聚氨酯组合物包括反应性和非反应型阻燃剂(配比1~3:1)、金属热敏催化剂。该专利申请中,当模具温度达80℃之后,可操作时间明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复合材料,其包含30-60体积%的增强纤维和40-70体积%的聚氨酯固化树脂,基于所述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总体积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厚度为0.5-10mm,优选0.5-4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多元醇的官能度为1.7-6,所述的有机多元醇的羟值为150-2000mgKOH/g,根据ISO 14900-2010测定。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选自丙烯酸羟乙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复合材料,其包含30-60体积%的增强纤维和40-70体积%的聚氨酯固化树脂,基于所述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总体积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厚度为0.5-10mm,优选0.5-4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多元醇的官能度为1.7-6,所述的有机多元醇的羟值为150-2000mgkoh/g,根据iso 14900-2010测定。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选自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丙烯酸羟丁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酯基基团的缩合产物具有250-50000g/mol的数均分子量、小于5mgkoh/g的酸值、28-112mgkoh/g的羟值和1-4的官能度;所述的脂肪酸较佳地选自油酸、月桂酸、硬脂酸、豆蔻酸、棕榈油酸和/或正二十酸等;所述的多元醇较佳地具有1.5-6的官能度和小于或等于500g/mol的数均分子量;其中羟值根据iso14900-2010,酸值根据gb/t 12008.5-2010测定。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剂包括反应型阻燃剂d1)和/或添加型阻燃剂d2);所述的反应型阻燃剂d1)选自三(一缩二丙二醇)亚磷酸酯、三(聚氧化烯烃)磷酸酯、三(聚氧化烯烃)亚磷酸酯、n,n-二(2-羟乙基)氨基甲基膦酸二甲酯、三(氰化多元醇)磷酸酯二溴戊二醇的聚醚多元醇溶液、溴化季戊四醇和四溴苯酐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四溴苯酐二醇;所述的添加型阻燃剂d2)选自卤代磷酸酯阻燃剂、膦酸酯阻燃剂和无机固体阻燃剂中的一种或多种,较佳地选自三(2-氯丙基)磷酸酯、三(2-氯乙基)磷酸酯、三(二氯丙基)磷酸酯、三(二溴丙基)磷酸酯、四(2-氯乙基)亚乙基二磷酸酯、双[二(2-氯乙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永明,武鹏飞,韦业奋,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