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热管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建筑热特性的换热站热负荷修正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源总消费量的36.3%,建筑运行阶段能耗占建筑能耗的60.4%;其中,建筑供热为建筑运行阶段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供热系统是解决建筑供热的主要手段。为了保证供热系统的经济、稳定运行,需要准确预测用户端在每个时刻的热负荷,从而制定合理的调度计划。目前,一般通过在换热站处设置传感器,通过换热站历史热负荷数据来进行换热站热负荷预测。然而,换热站的热负荷与实际的用户负荷存在区别,换热站处的供热量可能超过或达不到用户所需的供热量,即过度供热和供热不足。此时历史热负荷数据不能准确反映用户侧热负荷的变化。因此,采用这些数据来进行热负荷预测时,预测结果与实际用户所需热负荷可能存在较大偏差。
2、目前,为了确定换热站供热量是否能恰好满足用户侧的热负荷需求,需要在用户侧设置温度传感器,通过室内温度的变化对换热站热负荷进行修正。但在工程应用中,大多数区域供热系统的用户侧并没有安装室内温度传感器,从而使热负荷的修正存在困难。通过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考虑建筑热特性的换热站热负荷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热力站和用户处的运行参数以及天气参数,主要包括:二次网供水温度、二次网回水温度、用户供热面积以及室外干球温度。步骤S2:采集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的用户室内温度Tin,0,并根据当前时刻或时段的室外干球温度和二网供回水温度计算得到建筑换热特性参数BC0;步骤S3:根据建筑换热特性参数BC0补全其余时刻的用户室内温度。步骤S4:根据各时刻的二网供回水温度和室外干球温度,以及步骤S2计算得到的建筑换热特性参数BC0,计算得到所有时刻的实际室内温度。步骤S5:根据室外干球温度、用户室内温度以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建筑热特性的换热站热负荷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热力站和用户处的运行参数以及天气参数,主要包括:二次网供水温度、二次网回水温度、用户供热面积以及室外干球温度。步骤s2:采集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的用户室内温度tin,0,并根据当前时刻或时段的室外干球温度和二网供回水温度计算得到建筑换热特性参数bc0;步骤s3:根据建筑换热特性参数bc0补全其余时刻的用户室内温度。步骤s4:根据各时刻的二网供回水温度和室外干球温度,以及步骤s2计算得到的建筑换热特性参数bc0,计算得到所有时刻的实际室内温度。步骤s5:根据室外干球温度、用户室内温度以及用户供热面积,构建用户室内温度和换热站热负荷的关系模型。并根据现有的运行参数,采用粒子群算法辨识模型中的单位供热面积热容c'以及单位供热面积单位温差下室内热量损失μ。步骤s6:利用用户室内温度和热力站热负荷的关系模型,对换热站热负荷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热负荷可以作为负荷预测的输入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建筑热特性的换热站热负荷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该换热站各时刻的历史运行数据以及对应的室外气象参数,历史运行数据包括二次网供水温度ts2,i(℃)、二次网回水温度tr2,i(℃);室外气象参数主要包括室外干球温度tout,i(℃),下标i表示i时刻。此外,还需要获取用户供热面积(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建筑热特性的换热站热负荷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历史运行数据所在时间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罗为,傅雷,
申请(专利权)人:观智汇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