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临床数据实时共享的多终端处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0481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2 17:3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急诊临床数据实时共享的多终端处理方法及系统。其中,通过改性心血管导管上的多模态传感器来检测血管内状况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集成于具有梯度折射率纳米涂层导管探测端的传感器,获取血管内壁透光率分布和血流扰动参数。根据这些数据的特征,制定与血管病理相关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编码策略,策略被转化为针对终端硬件特性的渲染指令集,并通过视频编码协议压缩为携带血管信息的数据流。最终,将处理后的数据分发至不同设备,实现血管壁弹性可视化,并能依据用户反馈优化检测模式,生成控制指令以进一步指导导管操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升数据多终端处理的精确性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数据多终端处理的,尤其涉及一种急诊临床数据实时共享的多终端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在急诊临床环境中,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快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特别是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紧急情况,实时监测血管内壁的状态、评估斑块破裂风险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显得尤为重要。这要求一种能够高效获取并处理血管内部详细信息的方法,并能通过多终端设备即时共享这些数据,以便于医生迅速做出决策。

2、目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传统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以及血管造影等技术。此外,还有一些使用导管进行局部检测的技术,如血管内超声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然而,这些方法通常只能提供有限的血管内部结构信息,难以同时实现对血管内壁透光率分布、血流扰动等多方面参数的全面监测。

3、现有技术存在几个明显的不足:首先,传统影像技术在急诊情况下无法提供足够实时的数据支持,导致延误治疗时机;其次,现有的导管技术虽然可以进入血管内部进行更细致的检查,但往往缺乏集成多种传感器的能力,无法同时收集包括透光率分布、血流扰动在内的多种关键参数;最后,在数据传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诊临床数据实时共享的多终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透光率分布参数的光谱吸收特征与所述血流扰动参数的涡流强度,生成与血管病理特征联动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编码策略,所述计算机断层扫描编码策略包含斑块破裂风险评估驱动的采样频率参数及壁面剪切力波动自适应的造影剂注入参数,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斑块成分特征参数与所述血流扰动特征参数进行多模态关联分析,生成斑块破裂风险评估参数,所述斑块破裂风险评估参数通过耦合效应,输出斑块表面的量化指标,包括:

4.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临床数据实时共享的多终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透光率分布参数的光谱吸收特征与所述血流扰动参数的涡流强度,生成与血管病理特征联动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编码策略,所述计算机断层扫描编码策略包含斑块破裂风险评估驱动的采样频率参数及壁面剪切力波动自适应的造影剂注入参数,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斑块成分特征参数与所述血流扰动特征参数进行多模态关联分析,生成斑块破裂风险评估参数,所述斑块破裂风险评估参数通过耦合效应,输出斑块表面的量化指标,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动态应力偏移量的幅频特性及所述斑块成分特征参数中钙化区域的边缘锐度参数,生成斑块表面应力梯度在轴向与径向的分布差异度,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视频编码协议对所述渲染指令集执行分层压缩,生成携带血管分叉标记的压缩数据流,所述分层压缩集成所述透光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娟朱海燕高建新彭耀军彭亚文霍严君刘于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