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墒情监测方法、系统、程序产品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0432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2 17:31
一种墒情监测方法、系统、程序产品及存储介质,涉及电数字数据处理领域,该方法包括:当存在目标区域的含水率在预设时间段内持续下降且下降速度小于周围区域含水率变化平均值的预设比例时,将该目标区域标记为裂隙敏感区,基于最小路径算法计算优势水流路径,得到水流路径分布图,沿该水流路径分布图布设优势流监测点,计算该优势流监测点之间的水分渗移速度,当相邻两个该优势流监测点间的渗移速度超过预设渗流速度阈值时,记录为快速渗流区域;将该快速渗流区域按照水分传导时序连接,形成优势渗流通道,该优势渗流通道表征土壤中形成的高渗透性区域;将该优势渗流通道的地理位置发送至目标客户端。实施该方法,可以提高墒情监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数字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墒情监测方法、系统、程序产品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土壤墒情是防范泥石流、滑坡和水土保持的重要参考指标,其监测对于山洪灾害预警、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土壤中的水分运动特征不仅反映了土壤含水状况,还可以揭示土壤结构的演变过程,对于预测和防治水土流失、评估山体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2、目前的墒情监测主要采用线性或准线性模型来预测土壤水分运动规律。这些模型基于均质土壤介质的假设,通过在监测区域内均匀布设传感器采集土壤含水率数据,并利用统计方法分析水分运移特征。在地质条件稳定的区域,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区域整体的墒情变化趋势。

3、然而,在山地丘陵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土壤内部可能存在天然裂隙或结构面,加之降雨入渗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水分运移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优势流现象,表现为局部区域的水分含量发生较快变化,而相邻区域的水分含量变化相对缓慢。传统的基于线性模型的监测方案在这种情况下的预测准确性受到影响,不能很好地反映土壤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难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地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墒情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墒情监测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裂隙敏感区的空间分布,基于最小路径算法计算优势水流路径,得到水流路径分布图的步骤,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优势渗流通道的地理位置发送至目标客户端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水流路径分布图与所述优势渗流通道的空间分布,计算位置吻合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所述位置吻合度低于预设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墒情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墒情监测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裂隙敏感区的空间分布,基于最小路径算法计算优势水流路径,得到水流路径分布图的步骤,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优势渗流通道的地理位置发送至目标客户端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水流路径分布图与所述优势渗流通道的空间分布,计算位置吻合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所述位置吻合度低于预设阈值时,调整所述裂隙敏感区的判定参数至预设参数阈值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水流路径分布图与所述优势渗流通道的空间分布,计算位置吻合度,当所述位置吻合度低于预设阈值时,调整所述裂隙敏感区的判定参数至预设参数阈值,其中所述位置吻合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彬武刚文燕夏正曾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益邦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