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生成装置和加热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0413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2 17:29
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和加热组件,该加热组件包括:支撑管,限定有用于容纳包括有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至少一部分的加热腔;面状微波天线,构造成薄片形或者膜层结构并且环绕设置于支撑管的外表面,面状微波天线用于在通电时发射射频能量并且传导至加热腔,从而对加热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进行加热以产生气溶胶。相较于现有的微波天线线圈通过缠绕或电镀蚀刻在支撑管表面,本申请的面状微波天线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以及降低了产品结构的复杂度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具体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和加热组件


技术介绍

1、气溶胶生成装置通过高温加热到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以产生气溶胶但是却不足以燃烧的温度,能在不燃烧的前提下,让气溶胶生成制品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产生用户所需要的气溶胶。

2、作为一种现有技术的示例,气溶胶生成装置在支撑管的外表面设置螺旋形式的微波天线线圈,线圈在通电情况下能够发射电磁波从而形成微波电磁场,在微波电磁场和气溶胶形成基质的耦合共同作用下将微波能量迅速转化为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的热量,但是采用此类螺旋线圈形式的微波天线作为辐射源,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加热效率以及能量利用率较低,从而影响加热组件的升温速度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续航;此外,微波天线线圈需要缠绕或电镀蚀刻在支撑管表面,增加了产品结构的复杂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和加热组件,旨在解决螺旋线圈形微波天线的加热效率比较低以及增加了产品结构的复杂度和成本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状微波天线沿环绕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互不重叠从而形成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状微波天线设置有自所述第一侧边朝向所述第二侧边延伸的第一通槽,并且该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二侧边存在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状微波天线还设置有自所述第二侧边朝向所述第一侧边延伸的第二通槽,该第二通槽与所述第一侧边存在间距,并且该第二通槽与所述第一通槽在纵向上错开。

5.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状微波天线沿环绕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互不重叠从而形成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状微波天线设置有自所述第一侧边朝向所述第二侧边延伸的第一通槽,并且该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二侧边存在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状微波天线还设置有自所述第二侧边朝向所述第一侧边延伸的第二通槽,该第二通槽与所述第一侧边存在间距,并且该第二通槽与所述第一通槽在纵向上错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通槽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状微波天线包括接地端和馈电端,所述接地端和所述馈电端均位于所述第一侧边,或所述接地端和所述馈电端均位于所述第二侧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状微波天线设置有沿环绕方向或者展开宽度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部分所述支撑管暴露于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二通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通槽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辉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