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矿区耕地质量提升,具体涉及一种秸秆还田改良矿区黄褐土的方法。
技术介绍
1、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和粮食生产基地。据统计,淮河流域煤炭储量137.62亿吨;同时,淮河流域承载着11%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6.7%的粮食。淮河流域煤炭开采在保障能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土壤质量下降等系列问题,导致煤粮冲突加剧。如何修复淮河流域矿区受损耕地,缓解煤粮矛盾,是目前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
2、两淮(淮南、淮北)矿区是淮河流域典型的煤粮复合区,黄褐土作为该地区的障碍性,其土质黏重、养分贫瘠,导致作物产量不高、不稳。秸秆作为两淮矿区典型农业固废,用于还田促进了农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同时,为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改善土壤质量,我国推行了系列秸秆管理政策鼓励秸秆还田。因此,秸秆还田改良矿区黄褐土,充分利用了地方优势,节约了应用成本,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做法。国内外研究表明,秸秆还田可以对土壤孔隙的发育、土壤结构的稳定、土壤压实的改善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常量营养元素(n、p、k、ca、mg等)和微量营养元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还田改良矿区黄褐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还田改良矿区黄褐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农作物秸秆的还田量以实际耕地面积为标准,每平方公顷耕地直接还田6750 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还田改良矿区黄褐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秸秆干燥处理前置于1%-3%过氧化氢溶液中浸泡20-24 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还田改良矿区黄褐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秸秆为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大豆秸秆、花生秸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还田改良矿区黄褐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还田改良矿区黄褐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农作物秸秆的还田量以实际耕地面积为标准,每平方公顷耕地直接还田6750 kg。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孝杨,牛经纬,周育智,许怡,刘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